崇祯点头道,“也好,有秦兄与袁督师共同坐镇蓟州,朕就放心了。天籁『小说ww『w.『23txt”
孙承宗沉吟了下,委婉地说道,“袁督师身为蓟辽督师,蓟州之防想必有他自己的安排。眼下蓟州兵马由袁督师节制,书淮小友去了那,还得注意主客之分才是。”
孙承宗是袁崇焕的伯乐,也是他的恩师,对袁崇焕的性格极为了解。在这个节骨眼上,袁崇焕是肯定不愿意有人对自己的布置指手画脚的。而且,行军打仗也最忌讳军令不一,一个战区只可能有一个最高指挥官。崇祯刚刚说秦书淮与袁崇焕“共同坐镇”蓟州,这让孙承宗有些不安,故而婉转地提醒秦书淮,切勿越俎代庖。也暗示崇祯,千万不要把秦书淮到达蓟州定性为“共同坐镇”。一旦崇祯给秦书淮这个权力,势必会引起关宁军的骚动。
他本以为以秦书淮的大局观,自己即便不说这话,他也会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刚刚他说出来,其实更多的是讲给崇祯听的。
但这次秦书淮的反应,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秦书淮并未理会孙承宗,而是对崇祯说道,“皇上,袁督师的关宁军兵强马壮,守住蓟州城自然游刃有余。不过,蓟州城外的事情就不好说了。臣听闻他到达蓟州后,遣散了原蓟州的六千多守军。这些守军虽比不上关宁军,但臣以为如今正值用兵之计,若能收拢他们,亦可成为对蓟州城外布防的一个补充。”
说到这里的时候,孙承宗马上说道,“皇上,原蓟州守备张应元手下六千人马,因闹饷而聚众滋事,袁督师怕有哗变之虞,便将他们遣出城外,驻守于蓟门等地。老臣目前正准备派员接收,或将他们调回香河,打散后择优编入大同宣府的军队。”
这话先是为袁崇焕开脱。袁崇焕做事果断,甚至有些独断,他的老师孙承宗就只好常常帮他擦屁股。大敌当前擅自遣散守军,他要是不替袁崇焕说两句,这罪名可大可小。另外,孙承宗也不希望那些被遣散的军队继续存在于蓟州,因为这些人与袁崇焕早已闹翻,两者同时存在于蓟州,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此时的崇祯早已对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