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满脑子只有“可行”两个字。没有其他原因,只因为秦书淮说能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做不成的!
若是武林能助朕一臂之力,朕何愁天下不平?
秦兄啊秦兄,你可真是朕的无双国士,你可真是我大明的再兴良臣!朕得你,不输汉高祖之得张良,太祖高皇帝之得刘基!
想到这里,崇祯紧紧握住秦书淮的手,喜不自胜地说道,“秦兄……你又给了朕一个惊喜!若是武林能与朝廷联手,那将是千年不出的奇功!此事你只管放手去做,朕便是你的后盾。别说让朕配合你演双簧,便是让朕给你演配角又何妨?”
秦书淮要崇祯做的,自然是让他在击退鞑子之后,宣布裁减三饷。尤其是受战乱大的地区,要推行免赋三年等政策,让武林看到朝廷的善意。
这样一来,武林才会渐渐相信自己所言非虚,那就是只要天下太平,朝廷是可以减赋安民,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的!
有了这个作为基础,加上“武林联盟”的逐渐成形,自己带着整个武林荡平天下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因此,崇祯的这份承诺来的很是时候。
于是对崇祯一拜,道,“皇上英明,臣愿为吾皇为吾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崇祯立即扶起秦书淮,动情道,“秦兄,要说谢,当是朕谢你才对。朕自遇到你,始知何为鞠躬尽瘁,何为无双国士。朕知道,自建奴入塞以来,你为朕的江山何等的奔波何等的劳累,甚至大婚之日都不曾得歇。你为朕所做的一切,朕都深深的记在心里,不仅朕记在心里,朕的子子孙孙都要记在心里,而且终有一天所有大明子民都会记住你!秦兄,朕得你,何其幸哉!朕还是那句话,君不负朕,朕必不负君!”
眼中,又似有什么盈盈闪烁。这个少年帝王,确是个多愁善感之人。也对,他若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在历史上也不会以“多疑”出名了。
秦书淮亦有些动容,对崇祯说道,“臣为皇上平天下,只因皇上想要的那个大明,与臣心中想的那个大明一模一样。只要皇上不负理想,臣便不负圣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