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笔骤然一斜,在奏章上划了长长一条。
“快请他进来!”
身为一国之君,便是内阁辅来了崇祯也不会说个“请”字,而独独门外那人,却让他说出了这个“请”字。那名太监瞬间就知道了那人的分量,赶紧小跑着出去,满脸堆笑地冲他说道,“秦大人,皇上有请,赶紧进去吧,外头怪冷的。”
秦书淮冲那太监笑了笑,“有劳公公了。”路过他身边的时候,用极快的度往他手里塞了张银票。
那太监正想推辞一下,却见对方人已经走到了御书房门口,便只好嘿嘿一笑,心说要不皇上怎么那么待见他呢?恃宠而不骄,这才是做大事的人!
秦书淮进了御书房,崇祯便噌地一下站了起来。
“臣锦衣卫通州千户秦书淮,叩见吾皇,愿……”
没等他说完,崇祯便上前扶起了他,“秦兄……”
四目相对,凝久无语。
崇祯双目泛红,过了许久,才吐出几个字。
“伤,好些了么?”
“好多了。”
崇祯点了点头,心中有好多话想与秦书淮说,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自己身为帝王,有些话自然是不能轻易说的。但自己又极想如知己挚友一般与他说会儿话,就像在那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一样。
从接到第一份塘报,得知秦书淮为攻下罗文峪不惜以四敌千,抵死一战而差点以身殉国起,崇祯便在心里想好,若是能再次见到秦兄,一定要与他说说心里的话。之后他又接连接到赵率教的几封塘报,告诉他秦书淮是如何戏耍皇太极,让皇太极从遵化退兵,又如何巧妙地绕过后金大军,夺回了位置十分紧要的石门寨,途中又如何埋伏围歼了一千后金兵等等。现在,读赵率教的塘报已经成了他为数不多的享受之一,兵部一旦接到赵率教的塘报,连封泥都不准打开,必须要第一时间呈上来。
而这些塘报,每份都离不开“秦书淮”三个字。每次读完塘报,他都忍不住为秦书淮叫好,同时又在心里想着,回头见了秦兄,自己该与他说些什么,让他知道朕的心情?
然而真的见面时,却现自己什么都说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