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另外,明军若要与我决战,为何不把大安口也下了?难不成明国皇帝大慈悲,一边要围剿我们,一边又要给我们留条生路?”
代善又道,“兵者诡道,你怎么知道这是不是明军设下的陷阱呢?他们故意留出大安口,诱我军前往大安口出塞,然后在途中以大军埋伏,伺机围歼,又有何不可能?”
多尔衮不慌不忙地说道,“代善贝勒,明国境内如今民变四起,明军弹压这些反军尚且不及,又如何凑出那么多军队与我大金决战?就凭那几万关宁军么?还是凭京畿附近那些连饷银都不起的破衫军?”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这时,皇太极终于话了。
“够了,朕意已决。”
语调不高,却有着无可抗拒的威严,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多尔衮,朕命你带三千精兵,立即驰援大安口。”
多尔衮立即起身道,“遵大汗令!”
接着皇太极又对莽古尔泰说道,“莽古尔泰,朕命你带两千精兵,驻守于大安口外围,同时带三百马哨,昼夜巡逻于大安口至遵化一带,不得有误。”
莽古尔泰有些不大情愿,这个活儿明显可以派别人去,皇太极要自己去,无非是想支开自己。
不过还是起身答应,“领命!”
事实上,皇太极不相信明军能集结那么多军队,与大金展开决战。但身为大汗,他又不能拿整个大金的精锐冒险,所以还是分出了五千精兵去守护通往大安口的退路。至于罗文峪,他出人意料的选择了放弃。一是因为萨哈廉已死,二是如果去救,势必要再分兵,大金兵力本就不多,再分就别想打坚固的遵化城了。
此时的皇太极踌躇满志,充分展现一代雄主的战略眼光和自信。
安排好退路后,皇太极眼中又散出渴望的目光。
“全军备战,待阿济格贝勒携大军回归,即刻进攻遵化城!”
ps:今日四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