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天凌晨时分,伊斯坦布尔海峡。
三枚红色的信号弹从南岸冉冉升空,划开黎明前的黑暗。
紧接着,炮声隆隆,一道道流火越过海峡,朝着北面的伊斯坦布尔急速而去,隆隆的爆炸声中,整个伊斯坦布尔前沿火花盛开,大半个天空都烧红了。
战争就这样来了。
中国军队一个重炮师再加上四个师的炮团炮营炮连,各型火炮数以千计,一齐怒吼,威力真真的吓人。
伊斯坦布尔海峡长约30千米,峡道狭窄弯曲。东北部最宽处3.7千米,中部最狭窄处仅有七百余米。
所以,中部的区域也必然是敌军防守最严密之处,也必然是中国军队的重点打击对象,各重型炮火集中在此轰炸。
纳粹军也是炮火致胜的军队,对炮火的运用远比岛军英军甚至是米军还要重视。
所以,在中国炮兵开火后几乎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对岸的敌人也开始还击,场面瞬间壮观起来,一道道流火穿越海峡互射,带来的动能惊天动地,地动山摇,不曾间歇的爆炸带来的火光几乎让人无法分辨这是白天还是黑夜。
德军显然也早有防备,岸基火力凶猛,炮火口径甚至比中国军队还要大,一枚炮弹落地,覆盖的区域往往都是几十上百米。
但中国军队胜在数量,其火炮的密集度远比德军高。
这一轮炮火对攻足足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双方倾泻的弹药数以千吨计,中国军队依然气势如虹,德军却明显后继无力。
说到底,他们现在的物资远不如中国军队充沛,后勤补充也肯定不如中国军队快速。
天终于亮了,炮袭也渐渐停止,海峡两岸硝烟弥漫,但这不是结束,而只是刚刚开始。
转眼之间,土耳其方向,密密麻麻的的飞机铺天盖地而来,刚刚过了海峡就毫不客气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