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的环境里面,就根本达不到自己的理想,只有不忘初心,只要能到达终点,中间的路程上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就可以了。这些道理文天祥不会不懂,但是他一生所有学的内容,一直告诉他的东西就是坦荡荡,光明磊落。
韩振汉把话说完之后,就开始闷头喝酒吃菜,也不再去跟文天祥多说,正所谓响鼓不用重锤。对文天祥这样的人,说了这么多已经完全的足够了。
看到韩振汉不说话,张三丰也在一旁开始吃起了桌上的东西,只有文天祥自己拄着筷子,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下口,这是他内心对信仰的一种挣扎。也是对他前半生所学所崇拜的所认可的一种挑战,什么是善恶,什么是是非。韩振汉这还算是口下留情了。
如果他把儒学放到了只是一门哲学课的分类中以后,不知道文天祥会不会跟韩振汉拼命,但是如果说给天下人听,可能韩振汉和大理国都可以被天下儒生用口水给淹没掉了。
这一顿饭中说的话,虽然不能让文天祥马上成为一个枭雄一般的存在,但是却能在文天祥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而这颗种子的养分就是文天祥在朝局内遇到的各种不公,还有天下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现状。听到的和看到的越多,这颗种子就会成长的越快。
而当下沉思之中的文天祥就证明韩振汉的话他没有当做耳旁风,因为从大理来的军队实在是太让文天祥羡慕了,而且这些士卒看样子都是韩振汉的私兵。刚刚韩振汉讲的故事在文天祥现在想来,觉得他说的这个人都非常有可能这是个韩振汉他自己。
原本想追问韩振汉什么时候才肯打进山洞,但是却被韩振汉抛出来的问题弄的自己完全的失去了方向。不过文天祥内心实际上还是激动的。他纠结就是因为他渴望得到。他越是纠结就越是因为过去他坚守过的学问已经让他产生了质疑。
就在三个人不言不语的时候,顺子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
“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