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剑锋勾着斧背,架着斧刃,顶着甲胄,锋利的刃和平滑的铠不断摩擦,发出了绝对称不上好听的声音。
殷小楼没有看虎口上渐渐渗出的血,只是盯着对方那个难看的蒜头鼻子,扯着嘴角说道:“就算是练了金钟罩铁布衫,就你们这秃头耗子两三只,也想闹出什么幺蛾子不成?”
一柄柄法剑强压住这些矮子的巨斧,这场面足够壮观,但是也等于把涿州城泰半机动力量全拖在了州衙之前。
比起这些火焚不伤、剑斩不死的光头矮子,甚至连赵良嗣、姚平仲这班人的去向,一时间都无人过问!
……
………
正在赶工的外城工地上,木岚正指挥着流民们搅拌混凝土池中新倒入的沙石和水泥。大群的流民在道兵的监管下,将那些搅拌好的混凝土铲入铁皮焊接的手推车,向着绑扎好支架和模版的外城墙基处运送。
川流不息的人群,挥汗如雨的工地,然而气氛却显得格外紧张,木岚身为道官,五感之敏锐远在一般人之上,各处施工点的动静都在他的监视之中。他身旁随扈的道兵不是说随扈着他这位离火裁金院的技术官僚就可以了,时刻要根据他的命令奔赴各个施工点,去及时纠正流民们的违规操作行为。
安全教育云云,就算是已经开始推广国民扫盲教育的道海宗源直接控制区域,也没法让民工们有什么深刻的认知,工伤事故总是不断。这些辽国流民就更谈不上什么安全意识了,对这些流民的教育结果只能是以道兵们的强制体罚作为“教规矩”的唯一手段。
不论是大宋还是辽国,百姓们定期服徭役已经是实行千年的成法,对于“替官府做工”这事并不会有什么抵触。而且“大宋来的道官爷爷”们,又肯让大家吃得饱,又穿得暖,替道官爷爷们做工在流民看来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对那些动辄奔过来,对大家又打又骂的粗野道士,就让大家没什么好感了。在每个人屁股上都挨了几脚,甚至被拖到一边用小板子招呼后,流民们算是明白过来:道官爷爷们规矩大,甚至怎么做活都有法度,轻易触犯不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