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独尊儒术的两班贵胄,眼望着那一片蔓延而来的骷髅海,还有夜里四处袭扰的怨灵,直接就吓死过去的很不在少数。
等到他们想起来征发朝鲜不多的僧人,打算以佛法对抗鬼潮的时候,连汉城都已经沦为鬼域。
不过李朝历代国王祖传的抱大腿技能倒是还没有荒废,李祘第一时间就遣人贲表向乾隆求援。可惜乾隆皇帝已经变成了乾隆安乐公,当朝鲜使臣摸对了门,向着慕容鹉来了一通“哭秦庭”之后,换来的只是济州岛上多了一个难民转运署,大批海沙帮的盐船,兴高采烈地把朝鲜难民一船船地接回来。
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废掉那什么世宗大王首创的窗格子般的“谚文”,改习汉语,归化为汉民,这手续是免不了的。哦,改汉姓就不用了,本来就是箕子后裔,大家都是一家人嘛。
只是在后来的姓氏研究学里,金姓多出了关东金与高丽金两支,增添了研究者无数的麻烦。
李祘大王连着他全家,如今也都被接到天津当了寓公,正好和乾隆君臣住对门。至于“歼灭鬼物,李王还朝”,这等问题就暂时不在资政院的计划内了。
东亚大地局势演变之快,身在局中之人只觉得乱,只觉得这么几年都不得消停。然而落在刚刚踏上这片土地的马戛尔尼一行人眼里,就有目不暇接之感。
狮子号为首的使团船队到达了琼崖路所在的海南岛。
虽然使团里担任翻译的两个中國神甫脸色很不好看,但是马戛尔尼伯爵还是很高兴地将伤兵们安排在临高云笈观下属的海事医院中接受治疗。
英国人在这个时候,早就将英国国教的圣公会从梵蒂冈为领袖的公教教会里脱离出来。十八世纪的天主教会最后的威胁手段也不过是绝罚出教会,可这对英国人而言,简直是不痛不痒。而西沙海巡署里,能够充任翻译、通过了通事科初等考试,甚至拿到中级通事执照的军官,就有好几个。
说实在话,用不用还带着这两个中國籍的天主教神甫都是不一定的事情。
还亏得这两位坚贞的基督徒,在重返故土的路上,想起乾隆年间的苛厉刑法,拼命地把自己晒得漆黑,换上了英国军装,一副参加英国部队的殖民地土著模样。
西沙海巡署里,负责给使团办理入境登记的道官宋宁,倒是懒得理会两位预备当殉教圣徒的神甫是个什么心思。他大笔一挥,就给两位神甫办理了英属殖民地土著士兵的入境许可和临时居留证。
作为一个老练的外交家,身为乔治三世特使的马戛尔尼伯爵,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与地位,而他的身份也确定了他不能和随员们那样,随意来到民间,去搜集关于这个东方帝国的情报和信息。
不过比起倒霉催的荷兰使团,英国人对自己的礼遇却是非常满意。要知道,荷兰人想要将英国船队当成是吸引鲨化鱼人的诱饵,这件事,从马戛尔尼到斯当东,可都记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