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县知县以来,也曾经是以前朝名臣自比,使出浑身解数来,连着三回考绩都是中上之评,要换了别的知县,早就该升官开实缺了,倒是李大同知硬是在南海县一呆四任,连两广巡抚都觉得有些看不过去,方才保举他改任佛山同知——正七品升任正五品,地方倒是离得够近,出了南海县衙,走不上几里地,就是佛山同知的辖区。
到了这个份上,李大同知反倒格外地看开了些,佛山镇富庶之地,不用费心思捞钱,只是逢年过节、全家生辰一类常例钱便收到手软。有着佛山地界乡绅们的热心报效,地方官不修衙门的旧例李大同知也不顾了,将佛山同知署好生地修葺一番不说,还将后衙辟出一个极好的花园,很是开了几场诗会。
至于刑名、防务、粮谷等等佛山同知伸得上手的庶务,李大同知破天荒地在幕下雇了十个绍兴老夫子,自己一概撒手不管,倒是颇有政简刑清的古循吏之风。
就在外面闹得沸沸扬扬的当口,李瑞麟却是一身青衣小帽,像个寻常乡居的举人一般,正和最得用的一个师爷正以手谈为乐,一条大龙正是陷入重围左突右冲时候,听着门房来报有个道人求见,他却是一笑:“黄冠羽流,也有银子来喂饱你们这些收门包的了?想来也是个妙人,也罢,顾兄你代本官去见一见他,若是谈吐有趣,结个善缘未尝不可,若是面目可憎,某却没有那么多善财舍于佛老之徒!”
说着他一伸手,就势拂乱了枰上棋局。
顾老夫子也不为意,亲自去到前衙礼房去见那道人。李大同知却是坐在亭中,轻轻哼起了弋阳腔。
然而那顾老夫子去不多久,却是神色凝重地退了回来,手上捧着一张禀帖。
李大同知不知何意,接过来一看,却道:“这字虽然工整,但下笔却是平常,不知那道人胡写了什么在上头。”
他随意望了一眼,却见上面连一句乡下人“万福金安”的吉祥话都没有,只一行字森然入眼:“佛山镇邪教为祸,当生民乱,望老父母姑念乾隆三十三年妖党案之事为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