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清秀的‘妇’人、孩儿,收进家中,给她们条活路,也算上天有好生之德。
对于驼丘集而言,这场声势浩大,卷动中枢,各方人马都按捺不住、下场角力的羌‘乱’,所造成的影响也就不过如此了。一开始大家还不免有点担忧,几家大户牵头,也将青壮组织起来,在四下了巡逻了几天。然而过了这么些日子,除了道上偶尔有过来讨吃、求收留的难民,也不见别的动静,人人的心下不由得都松懈起来。
对驼丘集的人们而言,天下也不过就是这四周几十里的地界。一眼望见的地方也没个蟊贼出没,便是天下都太平无事。
直到这几日,几个马弁带着衙役进了驼丘集,拿着一封写着“谏议大夫魏”的手令拍桌子踹‘门’地要报效。
粮草、马料、转运的民夫,这些才是冷兵器时代战争无可或缺的硬件
。也只有掌握了这些东西,军将转战才得维持军心不‘乱’,可以从容周旋。
虽然说队伍是某人一手拉起的,但也没有一直掏自家荷包去维持一支冷兵器军队这么个吞金兽的道理不是?
驼丘集是个小地方,一来番和县里开出的条件不算严苛,二来这几家连豪强都算不上的大户也没胆子和魏野撒出来的这些丘八硬顶。杀‘鸡’摆酒一顿饭的功夫,两边就在带路老衙役的说合下定好了,除了粮草马料,驼丘集再出四十个民夫应募,全都是‘精’壮流民,绝不含糊。
领命负责这一路的军官姓贺,家中行五,原本是魏野的亲卫,只是在修道一途上实在没什么天分,没被选为道兵。不过凭着弓马本事,魏野倒也没埋没了他,将他提成了什长,这一次征饷征夫,番和县北部几路人马,都由他这样的魏野亲卫领队。
说起来这个小军官也对魏谏议回报了足够的忠诚,光是他这队征发来的民夫,就全是‘精’壮汉子,没有让驼丘集的几家大户硬塞进去几个孤老头子和半大小子充数。
这队民夫当中,还有个姓马的壮汉,论个头,比起他们那位身材修长的谏议大夫也不差多少,相貌也算得一表人才,看上去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