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倒是有些人为了贪些便宜,算准时候,来跟着操练。
今日辰时,伏波将军庙左近就是“咚、咚、咚、咚”一阵密集的鼓点。
这鼓点十分急促,不是伏波将军庙赛祭时候娱神的社鼓那样肃穆舒缓。那些在伏波将军庙义社学了几个基本动作的人,倒是听义社的总教头铁山解说过——军中打鼓,就是这么个鼓点,晨昏各有三通鼓,军中听着鼓起,便要列队。
自然,依着汉制,成年民壮除了各种杂役外,都是要去军营里服一段时日军役。然而寻常民壮,要么是在边郡上充任役夫,要么就是征入都下做执戈卫士,并谈不上什么真正的军伍经验,比起铁山这样的老军,更是差得远了。至于军中的讲究,这些民壮就算服过兵役,也很难说出什么道理来。
听着那鼓点,起初就跟着铁山学艺的年轻人们赶来得最早,至于这些时日凑热闹般才加入义社的人,就大有不如了。然而此刻才是人早上预备动火时候,人人肚里没食,又被这阵鼓声一通扰攘,有些人就不免生出抱怨来。
有人抱怨,也有人听着鼓声便向着伏波将军庙赶了。走至庙前一看,却见伏波将军庙那面社鼓被人抬到了大门前,一个一身乌银软甲的少年,手中持着鼓槌,正在一通猛敲。
这少年身后,有个长身肃立的青巾男子,穿了一身颇有胡风的青锦道服,背对着他们,手中正翻着一卷竹简。
“依我朝军制,五更时即擂鼓一通,一通鼓三百三十鼓点,一通鼓毕,吹角一声,如是三通鼓罢,昏明乃毕。这虽然是戍边营寨之制,却是练兵的头一等大事。鼓声传令,闻鼓而作,不如此,则军令不行,即使孙武重生,面对无令乱兵,也无能为也——铁兄,本官说得可是这个道理?”
魏野翻着竹简式终端的兵书要集,在那里现学现卖。铁山不知道面前这位兵曹从事简直比纸上谈兵的赵括还要水货很多,只觉得这位魏从事总爱拿着一卷不曾杀青的无字竹简摆谱的毛病很要不得。然而这话从兵法讲,是一点错处也挑不出来,他也只能向自己投靠的这位不靠谱贵官点头道:“魏公说得很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