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但是诡异的是,祖大寿却也开始扮演忠君爱国的伎俩,不久后弃暗投明,再次回归了大明帝国的怀抱。
对于祖大寿的军事能力,崇祯是认可的,可对于祖大寿的忠诚,他只能嗤之以鼻。
这一次,他必须要解决祖大寿的问题,辽东的问题,还有不久之后会出现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的背叛......
崇祯的头更疼了,打了个激灵。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突然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皇爷,奴婢有要事禀告...”一名太监走了进来。
崇祯缓缓抬头,睁眼一看,面前正是崇祯皇帝最为信赖的太监王承恩。
这个老太监可是忠心耿耿,陪伴崇祯皇帝的多半生,见证了崇祯的兴衰荣辱。
即便是到了最后一刻,朱由检一条绳结束了终结了大明帝国,这个太监也是紧紧跟随,保留了对崇祯皇帝最后的忠贞。
崇祯想着,微微一笑,制止了王承恩,“是不是辽东的战事?”
“皇爷,您简直是神了,祖大寿向您求救。”王承恩的额头瞬间冒了汗,眼神中闪现出憧憬的光芒来。
他侍奉崇祯多年,啥时候皇爷有这未卜先知的本领,他这个司礼监秉笔太监怎么从来都不知道。
尤其是皇爷的眼神是那么淡定,从容,洞察秋毫,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这个事,朕已经知道了,接下来有几件大事要办,按照朕的旨意宣他们即刻进京。”
“是,皇爷,您说,奴婢一定牢记心中。”见崇祯脸色阴沉,王承恩急忙卑躬着身体,等待崇祯的旨意。
“立即召卢象升、孙传庭、孙承宗前来,朕有要事交代,速度要快。”
“让他们700里加急,必须快马赶来,耽误了朕的事,朕诛他们九族!”
崇祯说着,突然眼珠子一瞪,眼光却是不经意间看了一眼王承恩。
这目光凛冽、犀利,令人恐惧。
王承恩只是用眼角的余光一看,立即就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急忙躬身答应,“是,皇爷,奴婢遵旨。”
“你现在就替朕拟旨,令快马送去。”崇祯倒背着双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冷冷地瞪着王承恩。
王承恩只觉得脊背发凉,隐约之中感觉皇爷今天好像是哪里不一样,但一时半刻又说不出来。
此时王承恩可是没有功夫去想那么多,只能拿来了纸笔,然后替崇祯拟定诏书。
这种小事都是王承恩代劳,只有一些重大的事情,崇祯皇帝才会亲自动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