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又是陷入了一片疯狂。
“我曰,原来是凡尘先生。”
“啊啊啊,啊啊啊,我早该想到的,我早该想到的。”
“凡尘先生,请收下我的膝盖。”
“哈哈哈,哈哈哈,我就知道是凡尘先生,不过话说,那些西方人拿凡尘先生的剧本演话剧,要不要收版税呀?”
“好吧,凡尘先生,我错了,我不应该说您不如黄一凡,我不应该如你在黄一凡之下。以您现在的功力,完全有资格与黄一凡叫板呀。”
“低调才是最为牛逼的炫耀,凡尘先生这般低调的作风,我龙傲天服了。”
“我赵日天服了。”
“我狂霸吊服了。”
“我叶良辰也服了。”
……
梁祝火爆的同时,黄一凡笔名凡尘也收到了来自国内几百家媒体的采访邮件。不过,大都数媒体的采访黄一凡都推掉了,只留下青年报与央视这几家比较权威的媒体。
“您好,凡尘先生,很喜欢您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很喜欢您创作的交响曲梁祝。”
采访自然是文字访谈。
“谢谢,不过,梁祝我只创作了主旋律,剩下的是燕京音乐学院的学子完成的。”
“凡尘先生您太谦虚了,我们能向您提几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请问。”
“还是先来说说您之前写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吧,当时您怎么会想到写这样的剧本?”
“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我觉得这个故事应该可以感动人,也就写了。”
“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是完全虚构,您凭空想像出来的?”
“也不算是完全虚构吧,可能历史当中并没有梁祝这样的故事,但历史当中是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的。”
“咦,历史当中有这两个人吗?”
“是的,不过他们并不怎么出名,不细查可能并不能查找到。祝英台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侠女,她劫富济贫,深受民众爱戴。有一次他去马太守家盗银,不幸被马太守家儿子马文才发现,死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