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皆知,如今我们放着一堆有问题的藩王不去削,反而要拿功劳最大的燕王下手,这让天下的臣民怎样看朝廷?从今往后,朝廷的威信何在?”
黄子澄说的话一点也不错,朱棣自从就藩以来,虽然一直都想着当皇帝,但是碍于老朱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直不敢有实际行动,而是隐忍不发,只能像朱和迪丽娜扎那样,关起门来意淫,过过皇帝瘾。
相反,他屡次统兵出塞,立了不少功劳,从这一点上来看,他的确是有功无过的。朱棣这辈子唯一的一次犯错就是私自接受朝鲜的贡马,被朱元璋臭骂了一顿,从此之后便谨小慎微,不再犯错。
齐泰不服黄子澄的这个看法,他以为目前有实力威胁到地位的就只有这个燕王朱棣,朱棣的野心在朱标做太子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了,他不相信朱棣在朱允登基之后野心就突然没了,若想解除藩王对朝廷的威胁,首先要解除朱棣这个对朝廷最大的威胁,这样以来,朱允的皇位才会稳固,于是站出来,争辩道:“射人先射马,燕王是目前诸王当中势力最大的,也是对皇位最有威胁的,若不先解决燕王,反而去动那些无关紧要的藩王,势必会让燕王心生警惕,进而有机会抗拒朝廷的政策。”
黄子澄还是不同意齐泰的观点,毫不想让的争辩道:“燕王有功无过,就算是要削他,那也需要理由啊,敢问齐大人,你有什么理由削燕王,又有什么办法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呢?”
齐泰脸色一红,心里知道他这个政策若是之前提出来或许没什么,但是若是现在提出来,肯定会被人反驳的一无是处,不过,现在是朝廷最为紧要的时刻,他不能为了自己的区区颜面而对朱允有所隐瞒,否则就是对不起他和朱元璋的知遇之恩,于是硬着头皮说道:“皇上,可以将燕王改封到南昌,让他离开自己老巢,这样以来,他便犹如鱼儿离开了水,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使不出来了。”
果然,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了黄子澄十分尖酸刻薄的驳斥,道:“齐大人也曾出使肃国,想要将肃王改封到苏州,结果如何呢?”
齐泰老脸一红,这件事虽然是方孝孺脑残,出了一个十分无厘头的馊主意,但无路如何也是他没办好差事,被人当众揭伤疤,还是很尴尬的,不过他认为肃王和燕王是不一样的,也希望朱允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于是硬着头皮说道:“启禀陛下,燕王和肃王是不一样的。肃王是国王,是先帝明令封的国王,国内一切文武兵马俱受他节制,可谓是铁板一块,想要动他难度很大,况且先帝有令,不让他的兵马过黄河,这也就杜绝了他争夺地位的野心,因此没有必要先去动肃王。而燕王则不一样,他势力虽大,但还是个藩王,是朝廷可以随意调动的藩王,而且他的封地内的大小官员,相当一部分是朝廷任命的,他现在还无法控制全部燕地的人员兵马,自然不会贸然造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