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回到明朝做塞王 > 第二百八十一章 朱允炆的决心

第二百八十一章 朱允炆的决心


    朱允就这样将朱元璋临终前的教导抛在了脑后,仍是一味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因为那是他从圣人的经典中读出来的意见。

    这种情况在明朝也不是唯一的一次,明朝末年,天启皇帝临死之前也是语重心长的对崇祯说:“魏忠贤尽忠职守,可以计大事。”让他继位之后继续重用魏忠贤,可是崇祯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替老朱家拼命搞钱充实国库的魏忠贤搞死了。

    朱棣因为朱允不听先皇的劝告而得天下,而他的子孙崇祯也是因为不听先皇的劝告而失去天下,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宿命。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朱允太年轻了,他登基的时候才二十一岁,还没有走过那个天真烂漫的年纪。况且这个时候的年轻人都有一个统一的毛病自以为是,说通俗一点就是中二。

    他们自认为自己考上了名牌大学,智商就绝对爆表,进而看不起自己农村出身没有什么文化的父母,不听他们让自己考公务员,考银行先有个立身之地的劝告,非要相信那些喜欢在网上撒鸡汤的富豪们的意见把房子卖了去创业,结果只能扑街扑到姥姥家去了。

    要知道,除了至亲父母以外,谁也不会将自己真正的成功经验告诉你,因为那往往是见不得光的。

    那些富豪们其实就跟朱元璋一个路数,前文说过,朱元璋能成功就是靠的施行寨粮,抓壮丁,躲在刘福通后面猥琐发育,以及逆天的运气,但是这些东西是见不得光的,堂而皇之的写在史书中那对于他这个开国皇帝的英明形象是大大不利的,会扑灭人们对他的个人崇拜,进而影响大明朝的长治久安。

    所以,他当了皇帝之后,就找了一群御用文人遍了另一套说辞,将他的成功的原因写成了是天赋异禀,对领导忠心,对部下友爱,对百姓爱护,故而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在凭借着自己不世出的军事天赋,赢得了江山。妥妥的一个英明神武的形象。

    尤其是《明史本纪第三》中朱元璋临死之前说的那段话:“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唯不嗜杀,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简直可以秒杀四大装逼王乱世之中信义顶个屁用啊,再说了,你老朱同志杀的人还少吗?估计可以申请迪尼斯世界纪录了吧。

    富豪们在网上撒鸡汤也是出于这个心理,他们是不会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告诉你的,你跟人家非亲非故,告诉了你,你万一做大了将他们的产业比下去了怎么办?他们只会告诉一类人,那就是他们的儿女,他们的继承人。

    人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是有目的的,尤其是那些脑袋精明到冒烟的富豪们,他们不会闲的没事干跑到网上跟你这个丝去聊天,去教你怎么挣钱,他们撒鸡汤的原因跟朱元璋一样,都是为了自己的形象。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伪像报告梨花树下的女人没钱赛什么车?天使6绝症你逼我献血,我死你后悔什么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