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景隆心里自然是乐开了花,武将都是爱马如痴,虽然他自己养了不少好马,但是这西域良马可着实不多见,他的马大都比不上,更何况朱一次送了他三匹,这如何让他不高兴,但是场面上的事还是要做一下的,否则就会让人嘲笑自己不懂事了,脸上做出一副十分不好意思地表情,道:“这怎么好意思呢,肃王已经送了臣一个舞女团了,臣怎么好意思再要别的东西?”
朱内心里鄙视了一下这个虚伪的李景隆,佯装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来说道:“曹国公莫非是嫌弃寡人送你的马不好么?”
“这……”李景隆先是一副吃了一惊,随后又改成一副十分惶恐的表情,笑道:“臣不敢。既然殿下看得起臣,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今后殿下若是有用得着臣的地方,尽管吩咐,臣一定义不容辞。”
“哎。”朱一把拉住李景隆的手,装出一副埋怨的表情,说道:“曹国公这话就不对了,寡人送你马匹是觉得跟你投缘,想真心跟你做朋友。可不是要图你什么。”
“那是,那是。”李景隆哈哈笑着,顺着朱的话,唯唯诺诺地答道。
随后,朱又和李景隆在山丹军马场里随便转了转,便启程回了敦煌。淑妃黛昱竹不久之后也顺利生产了,这次是个公主,虽然一心想为朱生皇子的黛昱竹心里有些不开心,但是朱还是很高兴的,这一下子,他可就儿女双全了。
朱安慰了黛昱竹半天,说什么儿子女儿都一样,都是寡人的骨血,现在是女儿将来再生就是儿子了,反正寡人这么宠你,你还担心不能再生吗?
黛昱竹最后被朱哄得十分开心,在朱的陪伴之下安心的调理了几日身体。朱见她没有大碍,就按照既定的方针,将她和王后、贤妃留在敦煌,自己带着端妃迪丽娜扎准备随着李景隆启程回京。
因为朱元璋的圣旨上明明白白地写着让他年内返京,在京城里陪着他和郜氏过年,再晚的话,怕是就耽误了,毕竟回了京城之后,还有一大堆应酬等着他呢。
临走之前,朱派人通知了一声渠忠信,他们合伙开的绸缎铺、茶叶铺以及瓷器铺里的货卖的差不多了,这次顺便带着他一起到江南地区进货,相信有他肃王和李景隆的招牌,沿途的官员也不敢刁难。
此外,朱还带了一些烤鸭店、火锅店、娱乐行业的技术人才,打算趁着老朱还活着,将他的产业推广到整个大明朝,赚全大明的钱,为他积累招兵买马的资本。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加上卫兵之类的总共有好几千人,还是从嘉陵江转入长江走水路回京城,因为这条路线既省时又省力,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如果是远距离的迁徙,放着水路不走只走陆路,那纯粹是脑子被门夹了。
光看这仪仗队的气势,估计就没有哪个海盗团伙敢于抢劫,朱和李景隆等人顺利的回到了大明帝国的首都应天府。
“京城还是那么繁华啊!”朱看了一眼这阔别已久的金陵城墙,想起朱元璋为了建造这个根本之地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心中无限感慨地说道。
李景隆站在船头,身体比朱稍稍后退了一步,同样也是意气风发的笑道:“是啊,经过陛下这么多年的治理,京城的繁华不亚于历朝历代。不过,京城繁华归繁华,但这三年来的变化不大,不像殿下所镇守的肃国,短短三年时间,就从一个贫瘠之地一跃而成为了不亚于江南的富庶之地。”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