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力按殷若事先交待的话说。
卓秀痛哭道:“我一个女人能去哪里?”
“凭卓掌柜的为人,去哪里不能谋生。不瞒你说,我也不白送你。你如今手里还有资财,出得起盘缠,到地方也还有余钱。再不走的话,等殿下全充公,你可就走不成。”
王富贵是今天造反,今天只封店,却还没有这么快就家财充公。而且就是充公,卓秀的那一部分是不是应剥离出来,又不好说。
殷力、殷若,一致认定尧王殿下是个好人,说不好,会把卓秀数年料理酒馆的辛苦钱留出来,也不一定。
今天,是充不了公的。
殷家历年孝敬王富贵的钱,这就可以回得来。殷若调戏卓秀纯属落井下石,也有个弥补。
卓秀听得懂,就哭的更凶。她虽当垆,却跟着一个男人,内心中自己是良家妇人。夫妻分离,并且是王富贵最困难的时候,随时可能去死,卓秀不忍心。
“我知道他家另有妻子,但如果他死在北市,家里也受连累赶不来。这天气又热存不住。总得有个为他守灵收尸的人吧。二东家您行行好,三少您行行好,要么一起救了,要么我留下安葬他。”
殷若淡淡:“你留下?也只能是罪官女眷。”
“那至少我陪着他的魂灵儿在。”卓秀双手掩面,泪水扑簌簌不止。
殷若看着可怜,从而联想到此身。
许错了人,后果难以预料,眼前这就是结局之一吧。
殷若知道卓秀跟着王富贵必然有作威作福的事情在,却还肯帮着她,不过是生意场上,能帮人一把就帮人一把。
就像梁未不杀曾丽珠,不是因为她的罪名不够。
就像不杀迷奸曾丽珠的花掌柜,也不是因为曾丽珠可恨,花掌柜的就可以宽恕,不过是因为曾丽珠失身,梁未在信中就可以写成“行为不检,与商人秽乱”,是曾丽珠自己不好,辜负太后。
太后眷顾的人太多,可不是个个都给太后长光。太后的慈恩永在,别人不好,与太后何干。
解决殿下一个小小的难题,太后不会觉得儿子扫了她的颜面。
一个人的一生之中,尚不能保证自己荣耀时不傲慢,低谷时不沮丧,不因为心情的改变而做错事,对别人的计较,也就不是件件桩桩。
殷若是经商的人家,做事有她自己的原则。当下,帮着卓秀想主意。
辜负殿下,而送走王富贵,这万万不能。
但让卓秀守个灵,殷若却想得到。
“卓掌柜的,你算有情有义的女人。这样吧,你去见殿下,告诉他,你愿意劝降王富贵,请殿下赏他全尸,赏王将军下葬。殿下仁慈,说不定把你多年辛苦钱留下来一些,你要守寡,有钱也好过的多。如果你要走,那不好意思,殷二东家说过,钱不够盘缠,他未必送你。”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