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岳的要求,他么的营中军官也是参加了晚上的犒赏宴,同时给士兵们也分了细粮。
这些东西当然是刘岳自己掏腰包,长沙国一紧有了一个非常繁荣的咸阳商行,所有的物资都是由他们供应的,而刘岳则是给他们开具了战争时期特有的军票作为偿还凭证。
自家钱在自家的地上就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这其中的利益也在一部分军票呈到长安的治粟内史手中之时完全呈现在百官面前。
现在刘岳主管全国的粮道,但是他并没有越俎代庖,所有粮食的动用不论是军粮还是民粮,他都会先请示皇帝,这是原则,尤其是这一次犒赏蓝军团的粮食,他更是着重在军票上做了批示,帝王允则官付,帝王不允,则咸阳自付!
之所以要这样做还是因为之前刘岳在刘启前面做了保证,说小挫赵佗,可保边境五年太平,但是却没想到这太平之下竟然蕴藏祸心,人家连火器都开发出来了,太平有没有五年刘岳不知道,但是要真等到这段太平过去之后,恐怕就是赵佗攻城略地之时了。
所以,对于自己话说太满,刘岳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他料想现在刘启应该正坐卧不宁,心心念念的挂着边境的风云吧。
不过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早在刘岳传书长安说自己攻下一个县城,并且大闹越都之前,刘启一直都是好吃好喝,胃口大开,就连刘璇几次返回长安,都被他劝了回去,只说了一句话:“小三子办事,我放心!”
不过皇帝放心,朝中的官员却并不放心,甚至还有人心中存私,想要借着这次机会,让刘岳在皇帝那里失宠,这不,在治粟内史收到军票的前四天,朝堂上就为这场攻越战事展开了一次深刻的讨论,更有文臣武将主张惩治刘岳。
罪名很简单,说刘岳是个好战分子,这场跟南越王之间的战争就是他挑起来的,这样一来,刘岳不但没有功劳反而是个乱臣了。
不巧,一日过后,梁王进长安听到了这个说法,当时就怒发冲冠,说要将那些说自己儿子坏话的家伙拧了脖子去喂狗。
一时间,群臣之间说过刘岳坏话的人两股战战,吓得好几个竟然称病不朝,这个梁王可是说得出做的出的,当年他要刺杀那些阻碍他登上皇位的大臣,吓得他们纷纷逃离,最终不知为何刺杀之事没有做成,但却是留下了赫赫凶名。
当年之事,那些活命者应该感谢刘岳的,因为正是刘岳以少年之身劝说和阻拦,那些家伙才能活命,虽然刘岳当时改变了历史轨迹,但是这一次的改变他却是丝毫无愧的。
帝都之事,刘岳无从知道,他只知道眼前,在赵佗来攻之前,他会同了长沙王,将隐在长沙国中的谍者都给清剿了,而对于那些受胁迫的异能者,则是要动用了动力伞将他们带至岭北县城。
当然这件事办成尚需时日,不过这不妨碍刘岳提前庆祝,并且为那支异能部队提前选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