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俗人张狂。
青阳子却是心如秋水——冰凉彻骨。
苦修一个半甲子的灵台清明,内映外物,无波似镜,若是让内行人知晓——恐怕便要立刻惊悸的全身鸡皮疙瘩直冒!
这份修为怕不是当世少有的高人!就算是放在佛道鼎盛的古时候怕不也是一流的有道真仙!
不过眼前的俗物凡胎又如何懂的这个?
青阳子冷笑一声,袖口当中,手指一掐便成了一个‘诀’。
唇齿翻动,口中无声却是细语念咒……
世人都道是“道士会掐诀念咒”,又有多少人知道那“真本领”的道术本就是讲究“润物细无声”的规矩,真正有大功效的咒语都是以人耳难辨的“细声”来念的?而那宽袍大袖之下悄悄掐的法诀才是真的杀手?!
那寻常百姓,只见到了许多事物之表面,根本不得本质。
像是过去气功热、传武热……所有人一股脑的去学,那些年轻人你学八卦、他打太极,这个跑到北方学几天八极拳,那个去了南方练起了咏春。
其实说来说去,没几个能学到精髓。
大多数人就是热闹一下,或者所托非人的浪费几年时光罢了。
这几年打假盛行,一些练了西方搏击技术的人把那些“大师”、“高手”和掌门们打的稀里哗啦,满地乱滚。
于是乎人们又一股脑的站到了现代搏击技艺一方,对于传统武艺嗤之以鼻,谓之曰“舞术”。
其实对于活了百年出头的青阳子来说,这一切在他看来是多么的可笑!
青阳子他见过大清朝的末路黄昏。
见过清末到民国最后一代绿林中的豪杰。
他见过枪出如龙,一点即收,却将纸窗上的苍蝇刺死的枪术大家,也见过“一羽不能加,硬冲不能落”,行走坐卧间暴起可杀人于三丈之外的高手。
他更是见识过乱世当中,人命如草的世道。
能从清末乱世活到今日。
青阳子向来低调。
然而……
咒毕诀成。
老道人转身便走,不等众人惊异,只留一句:“无缘再见!”随后便回到观中,打点行囊,小徒弟还要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