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院调令围拢京师。收缩一团,如临大敌。
翌日。八王那边传来大好消息,郑州知军政州事陈尧佐、邓州团练使陈尧咨兄弟,各提点禁军两万,跟随赵元俨勤王。这二陈,就是陈希古的叔叔。
接下来,朝廷忽然不稳,殿前司马步军都指挥使杨崇勋不听调度,不去拱卫京师,却在帅府盘踞,向皇宫发信请愿,要求太后顺应民心,公布官家病情,放开宫禁,让百官觐见。
“造反!这是裸的造反!”任中正拍案大骂。
“这个狼子野心,早先太后如何没看出他来?竟然此时倒戈,罗崇勋不是已经把他拿住了么?”张耆又惊又怒,问道。
“就该去问罗崇勋,当日是如何对他说的?”
两个臭皮匠破声怒骂后,也无主意,决定去找首相鲁宗道问个明白。
鲁宗道也没料到势态发展如此之快,他是文臣,打仗的事是个棒槌,却被杨崇勋这一棍子吓得怕了,那天大家密议,向刘娥三进表,这老儿不是笑呵呵地赞同的么?他到底站在谁的一边?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杨崇勋自己答了:“若三日内太后不做出答复,微臣只好投效定王,强行清君侧!”
这是多大的定时炸弹啊,虽然罗崇勋总领殿前司,兼管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可杨崇勋统领马步军司,十万人的队伍也不是闹着玩的。而且,有三万在城里。那等于是说,不用攻城,已经有三万人冲杀进来!
大雨声中,罗崇勋的心脏跳到了极致,这半个多月以来,因为各种缘故,刘娥的性情大变,好似换了个人一样。许多事情,连自己也不能清楚了。光知道官家被她请在慈宁宫寝殿的密室里休息,到底情形如何,却完全不知。自己那些儿孙们都战战兢兢,不敢在他这个老祖宗面前透露半句。罗崇勋心中焦躁,却不敢表露出来。
今日他亲自端了羹汤,来到慈宁殿上:“娘娘,请用羹汤!”哭丧着脸就朝上递。
刘娥却在呆呆出神,听着他喊,才回过神来,目光有些散乱问道:“你说什么?”说完看看他手里的羹汤:“是什么?”
“是鹅掌羹,请娘娘好歹用一些吧!”罗崇勋看她神态,眼泪就流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