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阳光大宋 > 319、暂缓查禁

319、暂缓查禁

,举例为天圣元年,诏令天下百官言书直陈其非,择其善者而从之。其言过激者而不罪之。是为气量宏大。

    第三、关心民生,忧虑疾苦。举例为泰州西溪,海堤坍圮不堪,凡所潮汐,水淹泰州,万户盖不免矣。从地方请,毅然诏令捍海堤堰,绵延数百里,生民无数。

    可以说,这份报纸把刘娥基本上恰如其分地歌颂了一遍,因为没怎么肉麻,反而给人十分真实的感觉。百姓倒对这位太后多了几分亲近。

    接下来,梁丰就充分利用其他版面,分别按栏目登载了故事、新闻、灯谜、春联、应景诗词等等。并在印刷上添加了彩色边框、文字,看上去春意盎然,年味十足。

    最后却煞风景地在一块显眼中心位置略略说了几句话,大意是国家法度暂时不允许《汴水闻见》的出版发行,所以这算最后一期,以后能否复出,全看朝廷的意思。

    另外,这报纸出版,还是颇要些成本的,虽说不高,三个钱一份,但毕竟需要财力支撑不是?盛和坊免费做了几期,已经有些吃不消了,正好歇业,广大读者撒有拉拉,后会无期!

    多么缺德的一份说明,老老实实将责任全部推在朝廷身上,却不说明原因。引得京城百姓无端猜议纷纷。

    两千份报纸在宋朝的京城传开,是个什么概念?那就是不管识字的还是不识字的,做官的还是布衣,就算没瞧见这玩意儿,也听得耳朵出茧子了。

    大家纷纷表示诧异,为什么这么好的一份东西,朝廷就不准印了呢?又不涉黄,又不反动,雅俗共赏老少咸宜。认字的看诗词,没文化的猜谜语,听新闻,多么好哇?正琢磨着要是天天都有才好呢,咋才把老太太寿辰过了就要收摊涅?

    御史中丞薛奎首先上书:“闻朝廷欲禁《汴水闻见》以绝迹闾阎,臣窃以为不必,亦不可也。此正须导风俗、宏正旨、宣大义、启民智之时,有报章出,则天下知朝廷之仁政,国事之缓急,民心之所向,举凡阡陌琐事、农时风雨、巷闾新闻、靡不有趣,百姓既喜之,庙堂亦乐见之,可免偏听偏信也。正渐入民心,忽然禁绝,物议蒸腾,莫不惋其夭而见疑于庙堂也。正赞朝廷择善而行,此大善,何不为之耶?”

    御史台说了,谏台自然要说,各路文官说。言辞倒不激烈,只是表示诧异,希望能充分利用这个东西,引导百姓走向正能量。免得今后听风就是雨,谣言满天飞,经常朝廷都要辟谣,却没这个威力大。反正又不要钱,他梁丰乐意印出来玩儿,有何不可?万一真出现些不和谐因素,再毙掉也不迟。何必因噎废食呢?

    好东西都这样,你不出来,没人知道也就罢了。你出来了,价钱贵,也就罢了。最讨厌是既然出来了,还不要钱,那就让人难以割舍了。再一算计,才三文钱一份,也不算贵啊。就京城的消费能力,普通人家完全负担得起,隔几天整一份来看看,也是个不错的享受不是?

    这些议论或明或暗都>>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归墟真仙名侦探柯南之琴酒立志传双生星火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复山河混沌天帝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