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禀告大人,城中上万百姓拿着农具将各门门洞堵住了,他们要求太守打开城门。”
王匡的主簿匆匆奔来,向王匡禀告道。
王匡一听,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幸亏左右扶着。
城楼上的众人依稀听见城楼下的嘈杂声,民情如此激愤,使泰山兵的士气雪上加霜。
“尔等让吾投降,吾还有什么颜面去见刘凡。民心离散,军心崩溃,吾王匡失败的不能再失败,吾活着还有何意义”
王匡伤心疾首。
若一开始,王匡就南面称臣,将河内之地,并上司隶。
那他不说被刘凡器重,最起码能保全一郡太守的职位。
现在他就算投降,也难免会被清算。毕竟历史上这种例子不在少数。
在众人的注视下,王匡挺直身子,缓缓从腰间抽出宝剑。
“不可啊,丞相心胸那么宽阔,怎么会容不下您”
王匡麾下司马,连忙上前阻止。他们知道王匡在明白大势已去之后,准备自刎在城楼上,省的届时面对敌将,面对刘凡。
有的人,将面子看得比命都重要。而王匡就是这种人。
“吾带领儿郎们出泰山,却没给儿郎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反而使儿郎们险些铸成大错。吾死之后,儿郎们可开城投降,跟着刘凡,尔等一定还有机会。文则,吾知汝大才,吾若在讨董之时得到你,一定不会有虎牢关下被败之时。文则的才能在吾这里一直埋没,吾王匡和那一位相比,差远了。吾也知晓,今日不论投不投降,怀县必破。如此,以刘凡的为人,儿郎们投降皆能保住性命。吾无颜面苟活。”
王匡对这位泰山军司马说道。
“就算苟活,也是活着。大势之下,投敌乃明智选择。但凡有一条出路吾于禁也会冲杀,但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连能屈能伸都做不到,如何东山再起难道大人现在的处境比春秋时勾践还困难吗现天下大势尚不能笃定,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大人请回看勾践,受了那么大的挫折,但是他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卧薪尝胆,终成霸业。”
于禁向王匡劝说道。
“吾明白汝的意思,但勾践是春秋霸主,是吾万万比不了的。更何况吾麾下没有文种、范蠡。吾本非常看中韩浩,可韩浩太让人失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