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靠着柱子哭,大概也是看到鲁国征役太重,百姓生活太苦。广阔的土地没有人耕种,百姓也没有饭吃。贪官污吏无孔不入,拿着国家赋予的权位,不思报国,横行州郡,祸害天下百姓。乌鸦强夺求饱,肌肤骨头也都吞下,他们的欲望,永远也得不到满足。所以那些役夫、穷匠,突然兴起于劳作之中,卷起袖子,将手中的工具、农具,变为武器,登高一呼,食不果腹、穷苦怨恨的百姓纷纷响应云集,八方分崩离析。这是天下大乱的根源。”
荀攸先将复杂的司隶局势,变得简单化,使刘凡将前方的路途,看得很清楚。
然后向刘凡分析了天下动乱的根源。荀攸是世家之人,他是以清流世家的角度分析的。
全程围绕书经上的那句话,“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使百姓安定就是恩惠,百姓就会怀念。
“听公达一席话,使吾耳目一新。同时,吾想到了《诗》中的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当年吾还是郡司马的时候,偶然结交令叔荀彧。是以贤者离去,而不可留!”
刘凡喟然太息。
他需要一个绝世大才来重治洛阳。以完成他的战略目的。
想来想去,只有文韬武略、王佐之才的荀彧最合适。
荀彧的人品,荀彧的战略眼光,荀彧的政治才能,荀彧的折节下士。
是治理洛阳的不二人选。
“文若少有大志,见百姓流离失所,便有匡扶大汉之心。文若若入仕,天下间他能选择的人,也只有您了。”
荀攸向刘凡进言说道。
“司隶有七郡,河南、河东、河内、弘农、京兆尹、扶风、冯(ping)翊(yi)。京兆尹、扶风、冯翊乃三辅之地,在函谷关西,现不可取。河内有军阀王匡,弘农驻有西凉兵马,河东应该可以归服于吾,最为重要的河南已破败!公达以为,司隶的这种局势,该如何破解?”
刘凡向荀攸询问道。
“诚如王上所言,王上家乡乃安邑,百姓拥戴,河东必归主公。杀了董卓之后,弘农可以直接取之,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