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广袤数千里的土地,刘凡打算暂时放弃。
确实荒芜,他无能为力。汉武帝曾经也将草原大漠囊括数千里,由于不能从事农耕,只能将这些“不毛之地”舍去。
拓荒,是要一步一步的用时间去积累的。还有那些沙漠根本拓不过去。
隔着数千里去拓荒,无异于饮鸩止渴。
将西部鲜卑继续驻扎在这里,鞭长莫及,不好控制。
刘凡准备将这些鲜卑前往阴山一带。并且将他们分为十二部,分布在河套、阴山、贺兰山各处。
设十二汉人校尉和十二鲜卑司马共同掌管,设立刑法,传播汉文化,加大掌控力度。
不仅让他们从事畜牧业,还要让他们从事农业。
若遇寒冬,牲畜冻死,刘凡将以粮食弥补。丰兆之年,要为刘凡献上牲畜,良马。
让他们以附属国的形式依附于雁门。然后逐步将附属鲜卑部变为县。
具体的实施方式,刘凡要好好与智囊们商量一下。
……
刘凡非常的善于去掌控人心,知晓人心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
在还师前,刘凡将西部鲜卑诸部首领、贵族集聚在一起。
刘凡告诉他们胜者为王,直言要将他们迁徙到大汉边境附近。
留下者死,跟他走者,衣食无忧。
乱世之中,安居和衣食都是人们最渴望得到的,谁都不想朝不保夕。
另外刘凡还透露要将他们分为十二部。设十二鲜卑司马,皆佩汉印绶。给他们一些遐想空间。
要知道,日律推演和奎完等大人都死了。西部鲜卑处于无大帅阶段。
将西部鲜卑分为十二部,每一部都是大部,若当一部司马,号令数万人,权势比现在有过之而不及。
刘凡的一番话,稳定住了他们的心思。使他们在向西迁徙的路上井然有序,没有对汉军造成太大的麻烦。
但是近百万人口,近千万牲畜,严重的拖延了汉军的行军速度。
二十天时间,才过浚稽山。
“禀大将军,南匈奴很有可能躲在祁连山余脉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