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副将周仓拱手自荐道。
“绵延千里防线,不可一军而守。重甲骑兵防御有余,但机动不足。鲜卑骑兵利用轻骑之速度,不与重甲骑兵战,重甲骑兵若被牵着鼻子走,恐有覆没之危险。”苏澈出言制止。
“言之有理。百姓都居住在北河南,鲜卑大军想渡过黄河没有那么容易。但鲜卑大军的首要目标肯定是吾汉军,一旦那三万鲜卑骑兵入朔方,便可直接迂回到高阙塞,甚至鸡鹿塞后面。塞后脆弱,不可以守。塞外也有鲜卑重兵。到了那个地步,吾军必败无疑。”
关羽将己方最危险的处境说了出来。让众将明白朔方北部的重要性。
看到众将面色忧虑,关羽又说道:“诸位也不必太过担心,一旦有一塞失手,大军可以渡过黄河,拒守黄河,朔方的黄河天险,比鸡鹿塞、高阙塞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句话,算是为众将打气。
其实守黄河是万不得已的打算,一旦拒守黄河天险,将失去太多太多。
但关羽不会将忧愁写在脸上,惊扰士兵士气。
他身有傲气,但在治军方面以刘凡、李广为榜样,善待士卒,爱兵如子。
在与赵云一起出塞千里西击鲜卑时,曾遇到过缺水、缺食的问题。
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对士兵宽缓不苛,这就使得士兵敬服他,在战场上甘愿效死命。
其身正,不令而行。这个一名名将必须具备的。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样的将领带出的军队,败者有十之**。
“将军,最多今日中午,鲜卑骑兵便能至鸡鹿塞,最多今日下午,鲜卑骑兵便能至高阙塞。鲜卑骑兵穿过狼山,绕过高阙塞到朔方正北面,最多明天就能到。向朔方北部派兵已经是刻不容缓,卑职建议派遣五千骑兵,外加一千重甲骑兵,再向龙骧将军求援。如此,才不用担心被鲜卑大军袭了鸡鹿塞和高阙塞后方。”
苏澈全面分析,向关羽建议道。
苏澈,字卫光。与田峰、刘海一样,出身于刘凡亲卫,并且是其中的翘楚。
能左右驰射,善用马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