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又任高唐尉、高唐令等职。
但是不久高唐县被盗贼攻破。在猛将张飞的保护下,刘备逃出。
但刘备并不气馁,充分的发挥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在他的东山再起之路上,这些只是小挫。
时值刘凡名震北方,招贤纳士。刘备听说刘凡气量极大,对于小节不计前嫌,遂带着张飞去投奔刘凡。
在阴馆城外,正好看到准备出城的刘凡,身边近千身穿戴华丽明光甲的士兵护卫,意气风发。周围百姓欢呼。所过之处,百姓皆躬身拜礼。
这一刻,刘备止住脚步,留下一句话后,带着张飞前往涿县,去投奔现在还是涿令的同窗好友公孙瓒。
“即便是要三十年,吾刘玄德也要与刘世民平起平坐。”
……
在中平二年,十一月时,董卓重新献出计策,在美阳重创韩遂、边章,汉羌军死伤无数。董卓终于一雪前耻。
但是,在韩遂、边章退走金城榆中的时候,董卓见机会难得,盲目追击西羌,又犯下“穷寇勿追”的兵家大忌,在追赶过程中,遭到数万名羌人围击。孤军深入的大军完全陷入赶来支援的西羌军队的分割包围之中,粮草殆尽。
沉着老练的董卓在如此情况下,仍不惊慌,他命令士兵在河中筑一高堤坝,截断上游的流水。羌人对此感到莫名其妙。
这时,羌骑侦察回来传出消息说东汉军队整天在坝中捕捉鱼虾。
西羌将领以为董卓军粮已尽,只得靠捕捉鱼虾充饥,于是,便放松了警惕,只围不攻,想困死董卓的军队。
可是,很久都不见动静,等羌骑探明情况时,董卓军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去向。
原来,董卓筑坝的真正目的是迷惑敌人,以此作掩护,然后伺机悄悄撤退。胡兵、羌骑听闻董卓军队逃遁,前往追击,由于河水太深,无法渡河。
因抗击边章、韩遂有功,表现突出,董卓不久便被封为台乡侯,食邑千户。
中平三年,羌胡内部发生兵变,韩遂格杀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
一代乱世豪杰韩遂崛起,他屯兵边章、北宫伯玉、韩遂的军队,兵马达到十万人,势力一时无两,天下的目光都被转到西凉。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