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
鲜卑骑兵已到汪陶,现在去北方请求大将军回援,肯定来不及了。
大将军在北境,说不定已经与和连开战了,能不能顾及到这里还不可知。
张钧等人也是眉头紧锁,忧心忡忡。他们都是纯粹的文臣,只会治国,不会打仗。
“诸位不必惊慌,五千骑而已,其孤军深入,没有攻城器械,必不会久留。阴馆也是坚城了,城外有一千精锐士兵,城中还有一千县兵,实在不行,也可以动员百姓守城。鲜卑骑兵凭什么敢攻打阴馆?”
关键时刻,贾诩站了出来,鲜卑入雁门在贾诩意料之外,也在他意料之中。
他分析双方利害,认为鲜卑此行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
贾诩知道这部鲜卑多半是柯最的麾下,柯最驻扎在代郡北,他最有可能破汉关入代郡。
他想趁着汉军在雁门边境作战,偷袭阴馆,以达成某种目的。
幸亏主公组建细作,早早的发现了这部鲜卑,使他们能随机应变。
“文和所言有理,调高顺司马入城。动员民夫,准备守城。”蔡邕采纳贾诩的建议。
贾诩为右军师,深受大将军信任,才略通达,在坐者无人不服。
高顺原本是部曲,由于练兵有方,刘凡升任他为司马。
他练兵已经有半年了,刘凡从来没带领他去战斗,对此高顺毫无怨言。
当高顺听说五千鲜卑向阴馆而来时,高顺眼睛一厉,服从蔡邕的调令,但又来面见众人。
“五千骑攻阴馆,吾等能守城,但乡里百姓只能任人宰割,吾高顺愿以麾下一千步兵,出城迎击鲜卑。”高顺对众人一拜,请战道。
“高司马有心,但吾等却无能为力啊!现只能死守阴馆,通知乡里百姓入城怕是来不及了。”蔡邕叹声说道。
“吾必破之,五千鲜卑若能来到阴馆城下,吾提头来见诸位。”高顺拱手,再次请战。
“一千步兵战五千骑兵,汝必胜之心何来?”
贾诩看着气势一往无前的高顺,郑重问道。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高顺掷地有声,四座皆惊。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