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凡将心中的内容说完之后,蜡烛已经燃烧至末。刘宏从如痴如醉中醒来。
“皇弟所言,井井有条,可其中牵扯到太多。这样一来,皇弟却要与许多人为敌啊!”刘宏感慨道。
大汉山河日下,想要恢复到东汉初期那种程度,必须改制革新。
刘宏明白其中的利益牵扯,如果被刘凡抓住机会,会扫除挡在大汉前面的一切障碍。包括他宠信的十常侍。
这一刻,刘宏感觉到自己都畏惧刘凡三分,但对他这种忠臣义士又异常喜爱。
除了刘凡,他想不到谁有这种扶大厦将倾的能力。
“虽千万人,吾往矣。”刘凡起身,对刘宏深深一礼:“请陛下支持变法。臣弟拼力一搏。”
“朕支持你变法。朕把大汉的将来,交给你了。”刘宏起身将刘凡扶正,郑重的回道。
促膝长谈后,他认定了刘凡。就像十几天前,拜他为相一样。
因为聚精会神的听刘凡讲解法令,呈上来的饭菜早已经变得冰凉。
刘凡以为刘宏要离开回宫的时候,刘宏又坐下,拿起碗筷一点一点的吃着饭菜。
“皇弟,你也赶紧吃,饭菜还没凉。”刘宏边吃边道。
刘凡拿起碗筷,吃了几口,只感觉心中凉凉。这是不好的预感吗?
再看刘宏,依旧是津津有味的吃着饭菜。明明是凉的,刘宏吃起来觉得它是温的。说明他心中充满了希望。
对大汉来说,这是一个马上要面临绝望的年代。对穿越过来的刘凡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
身为一名汉人,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大汉。
历史,是每一个汉人心中的遗憾。
“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但他很聪明。”
望着刘宏离去的仪仗,刘凡在心中自语道。
……
翌日清晨。朝堂之上。
以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刘凡为,司徒崔烈,光禄勋刘宽,尚书令卢植,右车骑将军朱雋,谏议大夫刘陶,太中大夫刘表,光禄大夫淳于嘉,虎贲中郎将崔均,大司农周忠等大臣联名上谏变法。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