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周,东南亚依然没法及时统计出准确票房,但是韩国第一周的票房已经出炉,换算成港币是140万,这个数字貌似有点低。
但是考虑到韩国的电影市场一向排外,罗峰、萧炎、吴邪等人的名气在韩国又没有达到声名鹊起的地步,《魔方》这类电影能有这个票房已经非常难得,一般港片想在韩国拿到高票房,还得是功夫片、爱情片、枪战片。
4月初,嘉禾已经在韩国与当地片商合作上映了《追随》,当时打着的是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围最终大名单的旗号,这才吸引了一点眼球。
月底《魔方》上映后,《追随》也正好上映三周下画了,总票房为180万港币。
这个票房看起来更少,但在今年韩国前五个月的所有电影里,这已经是总票房第八位的电影,有望进入年度前二十。
嘉禾方面对于这个票房已经非常满意,这样一部上映时所有主演在韩国都一无所知,毫无名气的香港电影,还能取得这样的票房成绩,真的很不错了。
这也能看出,韩国人相比香港,特别是东南亚人,显然更喜欢看这种烧脑电影。
但要说《追随》最受欢迎的地区,还得是日本。因为除了能接受烧脑剧情外,日本人对于刺激的尾行非常感兴趣,霓虹人从电影一开始就被那段尾行的剧情牢牢吸引住了。
最终390万港币的票房也让嘉禾喜出望外,这个成绩比《半斤八两》在日本高了一倍还多,可见电影的鉴赏能力是与经济挂钩的。
嘉禾不知道的是,《追随》这部电影在欧洲创造了350万欧元的票房,其中光是英国就贡献了120万,整个欧洲票房换算成港币大概是1500万左右。
美国还没上映,但想来几百万美元的票房还是有的,这时姑且不算《追随》悄无声息间就刷新了港产电影的全球票房记录,这事最大的收获也不在于此,而是有了这样一次令各方都满意的合作,中原娱乐的电影便有了一个上升渠道,今后来自欧美的片商会更主动的寻求合作,中原娱乐慢慢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发行网,不再依赖邵氏和嘉禾卖外埠。
其实,《追随》打下来的基础,现在就已经尝到了甜头。
当初《追随》上映时,韩国没人知道罗峰和吴邪是谁。
但在《魔方》上映时,大家看到海报上那两个熟悉的面孔,一下就认出了这就是刚刚下画的《追随》里的两名主演。
话说回来,罗峰和吴邪的颜值+高潮演技,再辅以《追随》在当代难以企及的剪辑技术和电影结构,使得这部电影在日本和韩国叫好又叫座,不少电影杂志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他们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