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进行调整。
结果到了第三天,这些戏院最多给《追随》每天排几场,上座率虽然不错,但也无法掩盖总票房不尽如人意的事实。
罗锋没有坐以待毙,急忙又去报纸上加了钱,续了费,于是媒体上的风评立刻就开始回暖。
这下三人只能感叹,这帮媒体还真是拿了钱就办事,而且办事效率真几把高。
但在《半斤八两》的狙击下,等到《追随》上映一周之后,还是有十家独立戏院决定落画。
但让罗峰没想到的是,百老汇戏院只是将排片率减少,依然继续上映这部电影。
这并不是江之强和他的家族看罗峰顺眼,而是《追随》的上座率除了前三天低迷外,随后就开始反弹,这两天包括其它戏院,上座率都开始回升,这个情况就很诡异了。
罗峰再一看那些落画的戏院,基本都是相对落后的地区,但像旺角、尖沙咀、油麻地、西环、上环、中环、湾仔、铜锣湾等富裕的地区,这几日排片量反而在增加,每场也都有不错的上座率。
这种情况不难解释,因为电影的硬素质摆在那里,一些人看不下去只能说是喜好问题。
王家卫在九十年代票房扑街,那是因为其它对手的素质也不差,再加上别人更高的娱乐性,他凭什么不扑街?
但现在不同,娱乐性最高的《半斤八两》,甚至也在很多时候无法做到画面和剪辑的流畅。
这个年代,香港电影在整体素质上与《追随》差距太大,这个差距足以使罗峰只靠着文笔就能吸引一部分观众。
嘉禾再次闻到了威胁,但他们再怎么买通媒体,也无法将一部明明各方面都超越时代的电影黑成垃圾。
他们也没办法一直这么做,先前花大价钱黑《追随》,更多是害怕这部电影真的把《半斤八俩》干掉了。
邹文怀和何冠昌都在《追随》上映后立刻去看了这部电影,他们绝对清楚这个电影有能力冲垮《半斤半两》,这一点连许冠纹自己也不得不承认。
嘉禾也是没了办法,才出此下策,下血本在《追随》上映的头三天疯狂搞事情,目的是想一棒子打倒这部电影,最少也要压它一段时间。
可是金子总会发光,罗峰又不是一块沉默的金子,他同样懂得在媒体上下重注,嘉禾除非用数倍的代价去打压,而这个代价显然太大了。
罗峰的错误主要是把自己摆得太高,他不愿意放下身段去照顾普通人的需求,
这部电影哪怕用彩色来拍,票房可能都会更高一些。
萧炎虽然看得透彻,但骨子里一样瞧不起这些没文化的穷人,根本没打算为这几百万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