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马车沿着东城街市前行,车夫兼护卫贾正,头戴斗笠坐在车厢外,可能是路途无趣,还哼着苍凉小调:
“天亦苦~地亦苦~从南到北十万里,不过英雄冢~
“佛也罢~道也罢~走东闯西八十载,终为冢中骨~……”
马车是两马并驱,内部颇为宽大,左侧窗前还有个小桌。
林婉仪带着金丝眼镜,仪态端正坐在里侧,用手摸着煤球毛茸茸的脑壳,余光不时瞄一下小案对面的白衣公子。
谢尽欢背对窗户而坐,手持三十六节天罡锏,用手绢认真擦拭锏身,眼神看似拒人千里,却又暗藏温润,不光是表情挑不出半点瑕疵,连姿势、动作甚至是眼神细节,都恰到好处,让人一看就想再看一眼……
林婉仪觉得谢尽欢仪态有点过于好了,三岁开始练形体,都不一定能练出这架势,沉默片刻,忍不住主动开口:
“谢尽欢,你在想事情?”
谢尽欢事情可太多了,现在只想活下去,听见询问,他回过神来:
“没什么,只是走神了。”
林婉仪微微颔首,因为彼此刚认识,也没什么话题,就没话找话询问:
“这把兵器,对你有特殊意义?”
谢尽欢这把天罡锏,和煤球一样是从跳蚤市场淘来。
当时花了二两银子,商贩吹嘘说是‘上古神兵’,但实际上就是根大铁棍子,除了结实一无是处。
不过和人介绍,肯定还是得有点说法,他想了想瞎扯道:
“我最初用枪棒,取‘一寸长一寸强’;后改用刀剑,以技法破敌;再然后不计较兵刃,飞花捻叶即可伤人。打造此锏,并非用来当兵刃,而是警示自身。”
“警示什么?”
“锏,四棱无锋,乃‘兵中善器’,取公正平和之道,意在惩戒威慑,而非取人性命、残人肢体……”
“哦……”
林婉仪微微颔首,对谢尽欢又高看了几分。
如此胡扯间,马车来到学宫附近,在一座金漆牌坊外停下。
牌坊外侧面有专门的停车场地,里面全是马车小轿,而内部是个超大型集市,商贾极多,甚至还有不少褐发碧眼的异邦人。
林婉仪下车后走在了前面,把面纱也带上了,但因为胸大屁股肥,身段儿太勾人,还是引起不少走卒侧目。
谢尽欢走在身侧,沿途都在打量路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