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武皇后、太平公主和杨易三人,其余的大臣早已经退去。
杨易行了一礼。
“见过天后娘娘……”
武皇后此时却是又换了一件常服,端坐于檀木凤椅之上,身上简单地披着一件雪白色的毛氅。
据说这种皮毛乃是极寒之地的雪狐胸口处最柔软的毛编织而成,披在身上,肌肤犹如触碰着柔软的云朵。
宽大的毛氅遮盖不住天后娘娘高挑窈窕的身姿,武皇后慵懒地靠在椅子上,修长笔直的双腿轻轻斜放在椅子边缘,圆润匀称带着成熟妩媚的气息。
大概是这件毛氅穿在身上有些热,只盖到了腰腹处,露出里面鲜艳如火的长裙,胸口衣襟微微敞开,大片雪白圆润,傲然挺立。
武皇后狭长的凤眸微眯,似笑非笑:“这次你又立下了功劳,想要什么赏赐?”
杨易撇了一眼旁边站着的太平公主,笑道:“微臣是公主殿下的属臣……此番赈济百姓也是在公主殿下的授意之下,要说功劳自然是公主殿下的功劳,微臣岂敢要什么赏赐。”
旁边的太平将雪白的脖颈扬起,俏脸上满是得意。
武皇后忍俊不禁。
她没有理会女儿,而是笑眯眯道:“你的才能在公主府屈才了……不如到皇宫里侍候于本宫,当个学士,有机会参与政事决策之中,如此以来才能发挥你的才能……”
她话还没有说完,旁边的太平公主立刻就急了,连忙跑到武皇后身边,抱着武皇后的胳膊撒娇道:“母后,这是干什么?是要抢儿臣的手下吗?母后手中的那些北门学士人才济济,何必在乎一个公主家令呢?”
武皇后笑眯眯地握着太平公主的手:“天下英才,如过江之鲫。母后也是见猎心喜,你先不要插嘴。”
太平瘪了瘪嘴,也不敢多说,只得有些愤愤不平地坐在武皇后身边。
杨易坦然地拱手:“多谢娘娘垂青。微臣以为,既为公主家令,便当不辜负二圣信任,教导公主殿下为微臣主职,岂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况乎微臣才疏学浅,虽有些小聪明,终究难登大雅之堂,若为北门学士,参议国事,恐力有不逮。”
自己的能耐自己清楚,若是他以现代人的角度、思想去评议一些事情,这些限于时代束缚的名臣、名将,未必有自己看得清楚。
但是若真放到北门学士之中去面对那些诘屈聱牙,艰涩难懂的文书,那就是折磨他了。
武皇后眉头皱起,这不是杨易第一次拒绝她了。
先前她只道这杨家令天生神力,有莽夫之勇,却不知才学如何,之后诸事看来,这位杨家令颇有才能。
上一次预知突厥大雪,这一次赈济长安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