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原因,是因为例如枕头的生产成本才几十块钱,但售价高达1200元,甚至1500元,利润是相当高的。
说不算低,是因为南湖还有酒店超市这些利润比要拉低不少。
而最重要的是。
南湖所有的员工,只要转正就全部上五险一金。最低的工资也是3500元起步,而且最少13个月工资,不包括奖金。
另外就是税收方面。
南湖也是实打实的纳税,这是苏阳当初为了压住房价,对市里的纳税承诺。
在如此多实打实的负担下,南湖能拿到16.7%的净利润,这绝对不算低,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20%的净利润还不够,难道有25%?”
苏阳小心翼翼加了5个点。
别小看才5个点,这就代表南湖多了1255万的净利润。
结果柳晓君继续摇了摇头,笑道:“老板,你是要继续猜,还是让我说出来?”
“猜!”
苏阳突然觉得这样猜很过瘾。
加了5个点的利润,居然还不对。
所以这次苏阳胆大了点,直接加了10个点,如果不到的话,自己就再减几个点:“35%的利润。”
35%利润。
那就是8785万利润,这可是天方夜谭的数字。
仅仅7天,赚了接近9000万的净利润,这要是对外公布,足够让所有人亮瞎眼睛。
也许跟外面的大企业没法比。
但这是南湖,一个内陆四线地级市的企业。
“少了。”
柳晓君竖起中指摇晃着。
“这还少?不可能,35%已经是我预估的最高情况了。”
苏阳有些疑惑地看着柳晓君。
一开始苏阳确实预估低了,是因为苏阳按照原来的利润计算的。
但实际上不能这么计算。
例如房租员工工资等,这些都是固定的,你卖1个亿也是这么多成本,你卖10个亿,有些固定成本依然不变。
所以卖的数量越多,自然就会拉高净利润。
柳晓君看了下手中的报表,开口道:“其实也不能说苏总您错了,我们这边统计的利润是1.08个亿,达到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