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出500块钱,多的像苏阳二叔四叔也就一家各出5000元。
苏阳爷爷和二爷爷两人合计算了下,大家一起才凑了3万块钱。
还有足足27万的缺口啊。
江北苏家的一个老人,差不多跟苏志安一样大,但辈分比苏志安小了一辈。
“四叔,其实不一定真要出30万,还是可以按照原来的每家500块钱就行了。只是宗祠捐款名单上,不写山蓝这边的人名了,只写山蓝苏家一脉共捐5万。”
“不行,不行。”
这会连二爷爷也摇头了:“我们山蓝苏家一脉以前也是大房,怎么能宗祠上没有大房的人名,那不是惹笑话了。”
于是双方又继续僵了下来。
江北的意思,整个宗祠修建要600万,各家出500元是最少的,会在族谱后面备注。
但是宗祠还有一个名人碑。
目前江北几脉都推举出了有名气的人。
政界商界文学界等等,甚至本地小有名气的影星,都有。
但是山蓝县这一脉,居然一个都没有。
论政界,苏琛虽然被借调到市委组织部……可没什么职位啊。
论商界,苏阳的二叔四叔目前在长辈里算好的,可其实就几十万资产,剩下都是借的,依然拿不出手。
至于文学界科学家影星什么的……一个没有。
本来最有希望的是苏阳的堂妹苏甜甜,今年很有可能是山蓝县的高考状元,考入燕大或者华清。
但这还没考不是,也没人敢打包票。
所以江北那边就给出了另外一个意见,身为大房也不能一个名人都没有,比如集体捐款50万,当做一个事迹记录在名人碑上。
也算是苏家大房一脉,也有了个名字。
可就是这50万,山蓝县苏家一脉也凑不起来。
虽然平均一家也就1万6。
但对于普通人家来说,1600都显多,更别说1万6了。
而稍微有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