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徐家人除了太公那一辈吃过苦其他人都过着优越的生活,突然陷入了穷困潦倒的环境,谁也接受不了,尤其是我的父亲,那段时间里面茶饭不思,甚至连话也没有说过几句。
我知道他心里很难受,同样也恨自己的父亲,但是生气又有什么用,他是一个明事理的人,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心里也同样难受,所以多说无益,无异于给自己的父亲心尖上再插上那么几刀。
厂里的工作从休闲变成了生活的必要,爷爷回到了码头,只是这一次是帮别人运货了,奶奶也在雨衣厂里找了份活干,母亲则被留在家里打理家务,虽然说还是个未过门的媳妇儿,但是母亲的贤惠和善良得到了全家人的认可,结婚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有了太婆的照顾,母亲的活也没有那么重了,整天对母亲笑脸相迎的让母亲都觉得不是很习惯。
其实富裕又能怎样,贫穷又能怎样,一家人能开开心心的过日子往往比什么都重要。
太公虽然恨铁不成钢,但是也心疼自己的儿子自己创下的基业摆在自己手里,他知道这对于男人来说是多么的痛苦。
太公把老院子改成了一间小工坊,用来他编笤帚所用,做好了以后拿到街上卖也能为我们家补贴家用。
其实往往从富贵变为贫穷才能让人们更加地去体验什么是生活,一个是嗜赌的爷爷,一个是阔绰的父亲,还有一个脾气暴躁的太公,这件事情让这些人都对自己今后的生活改变了看法,尤其是爷爷,从那以后都变得孤陋寡言了。
本来热闹的徐家大院一下子变得冷清了许多,破产后很多经常来串门的那些邻居也很少来了,只有个别闲得无聊的妇女才会来嗑一会儿瓜子。
全家人下班后不再像以前那样分开吃饭了,一家人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贫穷反而让他们变得更像一家人了。
“张桦啊,你打个电话跟你老家那边说一下,问一下你父母的意见,如果那边没什么问题的话,你们两个可以早点把婚事办了,虽然现在家里变成这个样子,但是办个喜酒的钱还是凑得出来的。”
爷爷想着万一母亲反悔了那自己现在的家境要找个好媳妇儿就难了,得赶紧把这生米煮成稀饭,这事儿坐实了以后一家人在慢慢出去上班赚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