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部分也都是掌控在这些世家大族手里。
你想养兵,粮在人家手里。人家不支持你,你拿什么养兵。
好吧,你可以说我拿军队把他们都灭了。不好意思,那个年代,每一个世家都养有私兵。
人家有粮。还拥有很多类似奴隶一样的老百姓给他们种地。
你打一家,周围很多家都会出来反你。除非你有绝对的压倒性实力。
但是在那个时代,压倒他们你也就完了,因为周围都是诸侯虎视眈眈,你这里发生内乱,立刻就会有趁虚而入的诸侯吃掉你。
人家盘根错节,不和平民通婚,讲究门当户对。几乎你身边的所有世家大族都有姻亲关系。正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且人家日积月累,早就净化出了一套自己的生存之道。
就比如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例如诸葛亮家,老大在东吴,孔明在巴蜀,老三在曹魏。
怎么样?玩的明白吧?随时可以跳槽的,到处都是后路。不管你们哪边打赢,人家都是赢家。套路深的嘞。
在他们心里家族利益高于国家利益。所以他们把书看的紧是对所有士人都有利的事情,所以,全天下的书都不会流落到你平民百姓手里。
其二,那个年代没有科举之类的东西。想做官没有考试的地方。那官吏都是怎么来的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看。看你顺眼好吧,小伙不错,你可以做官去了。
然后你就可以上任了,就是这么简单。看你不顺眼,即便你有经天纬地之才。人家一句话:
“哎呀,看你就没用做官的命,还是回家种地去吧。”你就可以继续种地去了。
那么谁来看呢?世家大族的人。说来说去还是人家说了算。
当时看人最出名的地方叫做“月旦评”。那里看人是最仔细的,你的家族多大?就可以分析出你可以做多大的官。
在有就是你有钱给他们送礼,礼越大,评价越高。老百姓是不用想了,饭还吃不饱呢。
所以,寒门学子在那个年代想出头真的是难如登天。但是,这些因素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