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看样子当初我答应他们夫妇俩留在京中侍疾有些欠妥,其实当初下这个决定的时候也仔细想过,这样会不会给自己惹来太多的麻烦,但放他们出京的话,更难以掌控。”
“你这样做对,也不对,现在就该摸一摸齐太妃的病到底是真还是假,倘或是假的话,就算是有了把柄,到时候要怎样处置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
李微想了想说:“这是宫里出的事,还是得宫里来管。王爷就不用费心了,我来想办法查明吧。”
赵骞如何能放心,之前出现过的那碗药他害怕第二次出现,紧张不已道:“阿微,你不适合做这些,还是我来办吧。”
“不,好歹我也是太后,如今我掌管着六宫之事,我来管这些天经地义。王爷还是把心思放在前朝吧,您政务繁忙,就不用您费心了。”李微说得斩钉截铁。
道理没错,但赵骞还是担心李微身陷危险。
说过了此事,李微又道:“你推举的我父亲做主考官?”
“是啊,本来我和杜阁老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推你父亲出来,他倒是同意了。你放心,老大人一定能完美的办好这事。”
科举的事本来就该翰林院负责,只是她父亲从来没做过主考官,李微担心父亲做不好。
“王爷也不适合在此久留,若有人问起你来我召见你所谓何事,你就说我和你商量公主们读书的事吧。”
赵骞挑眉问了句:“你打算让公主们也读书么,一道上南书房?”
“目前来看是不可能的,但我打算将文华馆让人收拾出来让公主们读书,再在亲近世家里挑选一些合适的女子进宫来做伴读。在这里男女所受的教育偏差太大,女子也需要读书才行。我有很多想法,但却不能急功近利,一股脑的列出举措来让全国推广实现,只好一步步的慢慢来,推进的过程可能需要好多人,或是是要好几代人才能达到我所设想的样子,但第一步总要迈出来的。”
李微和赵骞不一样,她在那个时代有了新的身份,也接受过那个时代的学校教育,是正儿八经的本科生,又在英国留学了一年,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