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和潘平再次辍学。
看今年周秀才在这时候收学生,看样子就是放弃继续科考了,毕竟他也是爷爷辈的人物了,他的大孙子今年六岁,到了启蒙的年纪,听说甚是聪明伶俐,看来周秀才是想赚些钱培养孙子了。
周秀才一年的束脩要二两银子,比起以往收学生的秀才要贵了一些,但是想去的人可是不少,毕竟现在县城就这一个秀才收学生。
潘爷爷爷爷听了姑父带来的消息,当即就决定要送潘平和潘安去读书,虽然潘家现在还欠着姑父一些钱,但是这不是外人嘛,先不急着还。
前一阵子大伯潘永贵刚刚接了一笔活,这次的主家好说话,听说潘家现在急等钱用,而潘永贵的手艺信用都没得说,就把工钱先预支了,大概要做一个半月的活计,支付了二两银子的工钱。
再加上潘安把他在府城抄书挣得钱留了三百文给张氏,毕竟女人嘛,都爱攒个小金库,手里有钱才不慌,他比较理解他娘,留着改善下他们伙食也好。
剩下的钱就交给了潘爷爷,毕竟家里情况不好,他能出份力也是好的。
潘爷爷用手指敲着桌面,估计是在思考潘平潘安该读多久,毕竟这钱不多。
“这样吧,大柱二柱都先交半年的束脩,等家里有了钱再交以后的。”潘爷爷显然有自己的考量,潘安年底院试,潘爷爷显然也在惦记着攒些钱。
其实潘爷爷刚刚在心里寻思让潘安一个人去读,毕竟潘安年底考院试,而潘平明年二月才考县试。
不过他又想了想,觉得潘平通过县试府试成为童生的概率可能比潘安通过院试成为秀才的概率大一些,不过也不一定,于是潘爷爷仔细想了想,觉得还是得两手抓。
而且这事得表现公平,不然老二老三家不满意闹起来可让人头疼。于是他就干脆两人都去,先上半年看看。
前一阵子他从周秀才那里借了《昭明文选》来看,里面收集的都是大家的赋作,现在已经已经达到了熟练100%,获得了两次抽奖机会,他十分幸运地用这两次机会抽到了药草鉴别与炮制,现在他可以认出五十种药草,并且了解炮制方法。
潘安随处一看便看到了艾蒿和马齿苋,想着这次爬山结束后不久就可以返家休息两天,潘安想着可以自己先采一些,回去试着炮制,要是药店能收的话他就可以让家里的人去山的外围采草药炮制卖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