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面见了雍亲王,得到了新君的承诺,保他终身衣食无忧,直到老死。其后在康熙帝的病榻之前,他与张廷玉、隆科多三人便都是康熙颁下遗诏的见证之人,再加上魏珠脑子灵活,是第一个向雍正帝跪拜口称“万岁”的。雍正顺利即位,亦有这魏珠的一份功劳在内。
然而人心苦不足,既得陇又望蜀。魏珠确定能够活命了,就惦记着想要活得更好。但那时候他在清溪书屋里四处寻找,却再也没有找到那面“风月宝鉴”。
后来魏珠被软禁在景山神御殿侧殿,他还时常会惦记起那面“妖镜”,只是他实在也想不到,这“妖镜”眼下竟落在了永和宫。
德妃认准了她的小儿子十四阿哥才是康熙真正属意的继承人,待听说遗诏雍亲王即位,登时如五雷轰顶,死活不敢相信:她压根儿未想到雍亲王即位之后,她也一样是圣母皇太后,即便想到了,她心头堵着一口怨气,也死活不肯认——
因此乾清宫才上演了那么一出:德妃身为太后却没有立在妃嫔主位之上,而宜妃眼神不好才在无意之中站到了德妃跟前。
宜妃遭新皇当面呵斥,德妃心里也是暗爽的,毕竟她与宜妃两个人争了大半辈子,如今她的儿子终于替她出头了——只可惜,替她出头的,不是她想的那个儿子。
后来德妃在永和宫“养病”,新皇早晚各一次前来永和宫“请安”,德妃却一概不见,无论雍正帝如何“恳切”,德妃只称病,拒绝与亲子相见。
如今已经到了十一月十八日,明日便是登基大典。雍正需要带着王公大臣亲自前往太后宫见礼,然而太后只管声称凤体不豫,这岂不是坐实了新君母子不和的传言,这教雍正的脸又往哪儿搁?
外头雍正气得脸色铁青,却又拿这位亲娘没有办法。他又怎想得到,此时此刻,永和宫中,德妃竟命人架起一个炭盆,点了内务府专门为她这位“圣母皇太后”所准备的红罗炭,拨旺了火,准备要将那“妖镜”烧毁。
“都是这不知哪里来的妖物,蛊惑了大行皇帝的心,还有那个不知从哪里来的妖尼……”德妃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愤怒控诉,“那妖尼在大行皇帝仙去之后就失了踪影,只留这一面妖镜!”
“若是不能将这面妖镜毁去,此后岂不是更要遗祸千年,祸害更多的人?”
德妃一声令下,便命身边的大宫女将那面“风月宝鉴”抛进火盆,心道:不管是什么妖镜,总归是铜质铜身,少不得炼化了你,化成一锅铜水,看这妖物哪里还有什么机会祸害人间。
其实德妃哪里真是痛恨这“风月宝鉴”,她着实就是迁怒,事与愿违,最心爱的小儿子没能身登大宝、继承大统,她不仅怪上了门外的新君,更将这世上的一切都怪上了,大行皇帝优柔寡断,魏珠是奸宦,张廷玉隆科多是奸臣,八阿哥等人是无用的兄长,而宫外的群臣则全是软蛋……
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