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大人,有人要见你,大人。”
“谁!?”宗主教的声音就像是被绷紧的弓弦,又尖又抖。
“买赎罪券的。”
宗主教的心从天上直接到了地上,又从地上跳回了胸腔。“我现在什么人都不见。”
按理说,这时候仆人就应该乖乖地退下去,但他居然还是一副踌躇不定的样子,“可他是来买赎罪券的。”
“就算是来买你的命,也叫他滚出去。”
“但他要买一万年的赎罪券,按照伯爵的价钱,大人。”
宗主教收拾文件的手停住了。
艾蒂安伯爵曾经用五百年的赎罪券,赎清了自己冲进教堂,掠走新娘的罪过;鲍德温和塞萨尔破坏圣像的行为则是其两倍;阿马里克一世暗示希拉克略焚烧圣殿教堂时,也向多马斯承诺了一张一千年的赎罪券。
一万年的赎罪券,那是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就连宗主教都没见过——一个人居然能够一下子拿出那么一大笔钱。
说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原先赎罪券并不是这么定价的。
虽然各个地区和主教定价不同,但以法兰克的特鲁瓦地区举例,杀人:8个金币,渎神:7个金币,行巫术:7个金币,伪造文书:6个金币,和别人的妻子通奸:5个金币……
罪行越轻,价格越低,最低几个铜子儿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请注意,这是针对平民的价格,贵族、领主与国王犯了罪,就要看主教和教皇斟酌后要加几个零了。
但等人们买了赎罪券,又听到教士们在讲道的时候,不断的谴责世间的各种罪恶,说什么通奸要在火湖上被灼烤五百年,亵渎神灵要在火湖上被灼烤八百年,谋杀要在火湖上被灼烤一千年……如此类推,等等等等。
就有促狭的家伙在暗地里说,这岂不是就是一张五百年,八百年,一千年的赎罪券吗?
而需要赎罪券的人,似乎也觉得,比起说某张赎罪券多少多少钱,用被惩罚的时间来表示要更为文雅妥帖一些,这种称呼才渐渐的取代了原先的价格标签。
一万年的赎罪券,就等同于可以杀十个人,通奸二十次,哦,对了,还能够与自己的妹妹结婚三十次。
如果是平时,宗主教可能不会在这种紧要的时刻,再去见什么想要买赎罪券的人,但无奈教皇特使敲走了他一大笔钱,而雇佣阿萨辛的刺客又花了他一笔钱,最叫他心痛的是,他现在的资产若是带到罗马去还要缩水一大半。
他摸了摸胸前的信件,在这封信里,教皇答应他,无论他做的那件事情结果如何——若是阿马里克一世确实失去了儿子,或者是他自己也死了……最低程度,一蹶不振,他能趁机将亚拉萨路变作一个神权国家的话,罗马教会会全力支持他坐稳这个位置。
或许在将来,罗马教会会派遣新的主教来,但至少在这一代他就是圣地的主宰,披着法衣的国王。
可如果魔鬼作祟,叫这件事情没做成呢,他也是有退路的。
教皇特使带来了一张教皇的亲笔信,信上给了他两个教区和一个主教的职位,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