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突突突突……
拖拉机冒着黑烟一路进了海城市区,若是再过几十年,这种排气量,别说进城了,刚到外环线就得让警察给轰出去。
秋收已经全面结束,芦苇也都安排送去了市物资局设的收购点,时间刚过11月中旬,天气一下子变得冷了。
上辈子进入新世纪以后,好像年年都是暖冬,到了腊月底也不见飘几个雪花,家里的羽绒服全变成了摆设。
如今这个年代的天气……
真特么冷啊!
戴着棉手套,李天明都感觉两只手快被冻麻了。
冷风嗖嗖的刮在脸上,真的像小刀子一样。
又到了给海城钢铁厂送鱼的日子,苇海快上冻了,往后再捕鱼就不像现在这么容易了。
上次来的时候,李天明见着了孙福满,已经和他提过。
孙福满当时也提了要求,务必赶在年根儿底下,再给厂里送两万斤鱼,用做给钢厂职工发福利。
往常过年,厂里也就是发点儿米,发点儿面,偶尔能有几个苹果就不错了。
肉这种紧俏的物资,近些年是别想了。
今年要是每位职工能发条鱼,那可是了不得的政绩,到时候,从李学军到孙福满,再到主管后勤的副厂长,人人都能落到好处。
车上还有一百多只野鸭子和大雁,这是年前的最后一批,再想送的话,得等到来年开春以后了。
“牛哥,今天您的白班啊!”
李天明和门卫打着招呼,常来常往的,跟门卫,还有后厨的人全都混熟了。
“哟!天明,又给厂里送鱼啊!往后多送点儿,有时候去食堂晚了,连鱼汤都混不上。”
“没问题!指定让您吃上!”
李天明说着,在拖拉机驶过岗亭的时候,动作飞快的一挥手,一条足有五斤多的鱼被扔了进去。
牛哥心领神会,脚底下一扒拉,朝李天明挥了挥手。
人情世故,方方面面都得照顾到了。
拖拉机开到食堂后门,后勤处,还有食堂的人已经在等着了。
天冷以后,李天明不用熬夜赶路,每次都是早上出发,赶着中午前后到钢厂,晚饭的时候,这些鱼就进了工人们的肚子。
“5264斤,总计2368块8毛,没问题吧!”
孙立把单子递给李天明。
“不用看,信得过!”
李天明抬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