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烨听了听:“哦,那是我们永宁县办的蒙学,孩子们在启蒙呢。”
“启蒙?你们永宁县还有蒙学?”
叶清欢惊讶的问道。
陈烨无奈:“多新鲜呐,我堂堂一个县,还不能有蒙学了?”
八贤王听着时断时续的朗诵声,心头微动。
“陈大人,请问,我们可以去看看吗?”
陈烨点头:“当然,有何不可。”
于是一行三人调转方向,朝着旁边的小巷中走去。
小巷的尽头,是一些在永宁县难得一见的草屋。
十几个草屋看上去并不破旧,聚拢在一起反而别有一番风味。
草屋在一个茅草编的篱笆中围着。篱笆的院墙上,有着一副对联。
上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八贤王死死的盯住这两幅并非名家所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对联。
一时之间竟是感慨万千。
八贤王虽然是武将出身,但是,他也是饱读诗书之辈,他读了一辈子书,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辟的劝学对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好对子,好对子!陈大人,敢问这幅对子是何人所写,此人,有大才!”
“哈哈哈,原来是县令大人携好友至此,老夫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一个健朗的声音从茅屋中传来,一个银须银发的老者从一间草房子中走了出来,手中还握着一卷书本。
“山阴先生,这是我的朋友,黄石,这位是我永宁县未来三年的巡捕,叶清欢。”
“老黄、清欢,这是我永宁县蒙学的先生,山阴先生。”
“哈哈哈,快,进来,进来,老夫有失远迎啊!”
“不敢不敢,您就是山阴先生啊!没想到,你拒绝了朝廷的邀请,没想到,确实隐居在这永宁县内,山阴先生真是好眼力!”
陈烨懵逼,围着须发皆白,儒气逼人的老头转了一圈:“不会吧,山阴老头,你在这大乾,很出名?”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