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楚显得有些不悦。
他之前一直反对一举围歼诸葛亮,以立不世之功这个计策。
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但巨大的收获背后,也暗藏着巨大的风险。
郭淮与张郃两人都没有感受过那种全城的人都对你虎视眈眈的眼神,根本不明白高刚的处境,又或者即使知道,但是巨大的诱惑还是让他们迷了眼。
假使当初就听他的,衔尾追击,虽不能一举歼灭诸葛亮,但却仍能对诸葛亮造成一些杀伤,至少祁山在自己手里。
如今祁山堡被夺,再想从蜀军手中夺回来就太难了。
“游府君,你以为接下来当如何是好?”张郃见游楚一直拉着脸不说话,便问道。
统一意见很重要。
这位陇西太守此役表现极其亮眼,几十年默默无闻,却在三郡皆叛,人心大乱的极端情况下坚守到了最后一刻。
战事结束后,其人必定会被朝廷征召入京,大肆表彰,成为天下人效仿学习的榜样。
已年逾花甲的游楚拱手道:“楚不谙军事,但凭右将军做主。”
显然,摆烂了。
之前劝过,不听。
他也明白,所谓夺人权财,如杀人父母。
就算他说了,这位右将军也不会听他的,就算右将军听他的,那些想立不世之功想得眼睛都红了的将军们也不会听让张郃听他的。
张郃见军议无人反对,便拍板下了决定:
“费令明(费曜),你明日领一万人,与游府君的五千郡卒一同守在堡东。
“务必高筑营垒,深挖壕沟,多设鹿角,护粮道不失!
“其余人马,与我轻军直追!
“诸葛亮辎粮甚众,距我们不过八十余里,我们轻军简行,后日必能在上禄追上他的后军!”
上禄距离陈仓道还有一百二十里。
如果不能在上禄追到,拖慢诸葛亮退军速度,从而放诸葛亮大军入了陈仓道,那全盘计划就失败了。
届时,就只能返回来打祁山。
“是!”
众将领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