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中直笑而不语,眼见把人小年轻都急坏了才说:“怎么可能,只是大家都看腻了墨山的景色,不少人都去各名山大川游学旅居去了。”
赵以孚一下了然,他都忘了这个门派里的人大多文青。既然是文青,那又怎么可能没点文艺追求?
梁中直又说:“那是隐士派,还有仕途派的都在官场当官,以后你若是在官场历练,就会遇到他们了。”
所以,这门派的人都喜欢在外面浪,就是不喜欢呆在自家山门呗。
难怪这墨山的‘丹青门’道观连个看守的人都没有,是不用看守的呀。
换句话说,其实在山脚下所谓外门的墨麓书堂其实才是本体咯?
随后梁中直又给赵以孚介绍了一下其余四位文昌帝君,祂们分别是:护佑南方文运的梓潼帝君;主科举及第的魁星帝君;判文章优劣的朱衣帝君;以及象征忠义,浩气长存的文衡帝君。
嗯,自家祖师孚佑帝君是士子赶考路上的守护神,所以佩剑。
对剩下四位帝君一一拜过,梁中直才带着他往右侧偏殿去。
他说:“这里左边的就是画圣了,你以敬神香礼拜,而后静待此一炷香燃尽。”
赵以孚问:“然后呢?”
梁中直道:“然后你就可以下山了,四圣矜持,所以好事多磨。”
言下之意,这一次是成不了事的,还得再多来几次才行。
“行了,你去给画圣敬香吧,为师就下山去了。”
“等你这里完事了也不必去寻我了,直接找石灵前辈即可。”
“为师今日的功课还未完成呢。”
说着这位世俗中的隐士大儒就这么极不负责任地摆摆手丢下小徒弟跑了。
赵以孚良久无语,最终还是以一种很复杂的心态来到了偏殿,对着那手中拿着一幅半展画卷,另一手做驻笔思索状的画圣神像点燃了敬神香。
这个过程毫无仪式感。
但赵以孚还是尽可能地让仪式感足一些。
在插上了香之后还三跪九叩,完了还跪坐在神像前的蒲团上耐心地等待。
虽然梁中直都说了,第一次一般是成不了的。
但哪个少年没有梦想?
万一他就是特殊的那一个呢?
是以,香慢慢燃,赵以孚心中的期待也在这一炷香的燃烧间慢慢的流逝。
看起来,这第一炷香真的是没什么希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