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我就范。”
裴寂笑笑,道:“当时臣也是别无他法,起义是大势所趋,不得已出此下策。”
“朕没有怪过你。当年你给朕送来的两个美人,后来就成了朕的张婕妤、尹德妃,这些年她俩伴朕左右,倒是缓解了朕的孤独。朕还要感谢你!”
“不敢不敢,陛下喜欢就好。”
李渊顿了顿,继续道:“当年朕建立大唐,踌躇满志,是有夺取天下之志的,可朕没想到取天下的代价是失去朕的两个儿子,早知如此,朕宁可不建国,不起义,就老老实实地当个大隋臣子,等隋朝灭亡,随便归附那个义军首领便是,那样的话,朕的两个儿子还可以保全。”
裴寂摇摇头,道:“陛下,恕臣直言,是否起义,是否建国,由不得您,是太子殿下要这么做,就算您不起这个头,不挑这个大梁,太子殿下也会挺身而出,最后平定天下的还是他。如今看来,太子殿下才是真正的天命之子。”
“呵呵,说的也是,是朕想的天真了,世民,唉,势不可挡啊!”李渊苦笑一声。
“裴寂,你还记得那年杨文干叛乱,朕就有废了建成,改立世民为太子的事吗?”
“臣记得,当时陛下跟臣商量,臣是极力反对,不过,如今看来,是臣小瞧太子殿下了,如果当时臣不阻拦,那么、、、、、、”说到最后,裴寂停了下来,心情复杂。
唉,李渊哀叹一声:“如果当时朕当机立断,不听从你的建议,执意废掉建成,改立世民为太子,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建成和元吉估计也不会死。”
裴寂双手撑地,一叩首,哀求道:“陛下,是臣之过,臣不该阻拦陛下的,请陛下治罪。”
“唉,你其实并没有错,自古以来,废长立幼,取乱之道!这句话没有错,你也是按照历史经验来进谏的。只是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朕的这个二儿子智勇双全,文韬武略,不可当成一般的幼子来看待,而应以嫡长子视之。自古以来,立长还是立贤,本就是千古难题,没有定性,应该视现实情况而定,及时做出调整!是朕之过,是朕一时犹豫害了建成和元吉。如今,是悔之晚矣!”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