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一瞬间苍老了数十岁。这不仅是在问盖勋,他是也是在问他自己。
盖勋看着眼前这个当年叱咤风云、令得无数黄巾贼闻风丧胆的大汉名将此时,眼中流露出复杂之色,可是一想到昨日伏贵妃带来的两份帛书,目光便缓缓地坚定了起来。
“有君在,国便在,大汉便在,这天下便在!”
“君何在?”
“当今天子陛下!”盖勋斩钉截铁地说道。
“当今天子陛下也不过是一个尚未加冠的孩子,而且是董贼所立……”皇甫嵩还想反驳,却被盖勋打断。
“左将军皇甫嵩,接诏!”盖勋突然从手中展开一封赤黄色帛书。
“臣在!”几乎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皇甫嵩一瞬间单膝跪地接旨。
“诏曰:朕欣闻……”
……
“好你个盖元固,这明明只是一封帛书!你居然忽悠我说这是诏书!”待皇甫嵩接过这个所谓的“诏书”后,恼羞成怒的声音顿时在城楼上回响了起来。
惹的周围城墙上的守军也禁不住抖动了起来,近看之下一个个都在强忍笑意。他们的皇甫将军又被这位京兆尹大人给忽悠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皇甫嵩看到帛书里的话之后陷入深深的沉思。
皇甫嵩越读越震惊,帛书中不仅相当细致地分析了所谓拥兵二十万的关东联军脆弱不堪以及必败的结局,甚至预言了接下来的局势走向,董卓身死,群雄割据……
帛书中的那句“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深深地敲在了皇甫嵩的心口上。
“朕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惟愿这天下兵戈不起,百姓无忧……”
看到最后这句话,皇甫嵩,这是一个尚未加冠的少年天子所能写出来的吗?皇甫嵩突然在这个少年天子的身上看到了汉室的未来。
看完帛书之后,皇甫嵩已经被震惊得无以复加,此时的皇甫嵩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皇甫嵩从这篇帛书中仿佛看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帝星。
与各地起兵的诸雄不同,各路诸侯不过是为了自己的贪念,汉末的乱世不过是一群人对权力的角逐罢了。
“如何?”看着皇甫嵩复杂的表情,盖勋盯着他沉声问道。
“大汉,有望矣!”良久之后,皇甫嵩眼光逐渐坚定起来,斩钉截铁地说到。
“哈哈哈,义真!我盖元固果然没有看错你!”盖勋大笑道,他太了解自己这位生死挚友了,笑声里满是豪迈与欣慰之意。
“哼!元固你怕是早就想好了吧!”皇甫嵩瞪着盖勋说道。
“我相信你会跟我做出一样的选择。”盖勋看着皇甫嵩说到,目光纯粹而自然。说实话,盖勋心底还是存有赌的成分,毕竟在事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