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年。
而张辽回军途中,却遇到了同样撤退的徐荣大军,这让他陷入了抉择。
“张将军,徐荣大军马上就到,我们要劫击他们吗?”朱沐将军情问道张辽。
一番天人交战后,张辽淡淡摇了摇头,“兵法云归师勿扼,我们暂避其锋芒,何况我军疲弊,不可再有事端。”
就这样,张辽大军从北边一侧,徐荣大军从南边一侧,双方诡异又平静地,互不打扰地各自撤退了。
而牛辅、李榷、郭汜他们,来到了南岸的孟津,此时河面上雾气弥漫。
“卫将军,我军兵士来报,河面上发现大量敌军船只。”李榷幸幸禀告道。
他也没想到,袁熙在这里,还安排了伏兵,李榷心中已如惊弓之鸟。
“这可如何是好,走水路是行不通了,只得继续往西了。”牛辅轻叹一声,随即又倔强问道,“敌方水军大约多少?”
“约莫八九千吧。”李榷也看不清多少。
就在这时,无数的箭雨,从河面上伴着雾气,射向了牛辅大军这边。
~~~
司马懿的疑兵之计,打破了牛辅走水路计划,这样一来河内安全了。
如今,河内兵马不到五千,若牛辅顺手打了,王绪还真不一定守住。
司马懿的攻心之计,让牛辅犹豫不决,在加上李榷这反骨仔,他们陆路行军,基本上八九不离十。
王绪对于司马懿,心中高看了几分,他也暗中向袁熙,汇报了这里的情况,尤其是司马懿的情报。
。。。。。
经过几番齐射后,让本来还想试探的牛辅,终于选择从陆路撤退了。
半个时辰后,河面之上,王绪正立在船头,“仲达,你的计策奏效了。”
“此乃将军明鉴之功。”司马懿淡淡一笑,“还有那牛辅,并无枭雄胆魄。”
王绪也是轻叹一声,“确实如此,比起我们二公子,这牛辅确实差多了。”
“我们?二公子?”司马懿眼神一凝。
“我说的是袁二公子,袁家有这等年少英杰,将来天下霸业,当属袁公。”王绪赶紧打哈哈,自行圆场道。
现在的王绪还不想,把他和袁熙的关系公布于众,这还属于隐秘战线。
但机智的司马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