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牛辅说话,李榷便自告奋勇道,“这前路先锋,非我李榷莫属?”
牛辅看了眼徐荣,见对方点了点头,牛辅随即会意,他指了指李榷令道,“好,李榷将军便由你为先锋。”
牛辅麾下一万五,加上徐荣一万五,西凉军共三万人,向洛阳进发。
徐荣是董卓安排好的,给牛辅抬轿子的那个人,但未得到牛辅重用。
最终将帅不和,徐荣转战虎牢,李榷趁乱取势,牛辅功败垂成。
牛辅终究镇不住,李榷和郭汜两人,一场稳定的战争,被他浪费了。
。。。。。
刘和出逃事件,本来会得到关注,但献帝纳妃之事,掩盖了它的痕迹。
董卓听了贾诩的意见,将董承之女礼聘为皇妃,借此来缓和双方的矛盾。
因为这事闹的,董卓也忽略了,刘和出京的事件,当然这背后还有人,将此事压了下来,他就是司徒王允。
而我们的刘和公子,此时已经到达了武关,并听说守将李榷,已经被调往了此地,随卫将军牛辅出征洛阳。
而这便是刘和,逃出武关的最佳时机,但田畴的意思是,他们还需要几样东西,那就是会打鸣的大公鸡。
袁熙这边得到了,刺史刘岱的支持,这样他麾下兵士,达到了一万多。
再加上自己的大将,徐晃、赵云、许褚,外加一个客将张辽,还有自己的老师张纮,袁熙出征的配置点满了。
接下来,袁熙还需要进行一次,站前准备会议,来敲定具体的行军部署。
~~~
田畴寻找公鸡,就是为了诈开城门,公鸡打鸣,也就意味着天亮了。
战国燕太子丹,逃出邯郸之时,也是利用此策,成功脱离了控制。
我们的二公子,在做好最后准备,便要开赴洛阳战场了,袁熙也不想出兵,但他没有办法,不进则死。
在这大争之世,以攻代守,方为上策,坐以待毙,只能沦为阶下囚。
。。。。。
191年,冀州,邺城。
袁谭回到了邺城,完成了出使任务,得到了袁绍的好评,这让他在袁绍心中的形象,一改往日之颓废。
“显思,这次你立了大功,你想为父赏赐你什么。”袁谭完美完成使命,这让袁绍很是欣慰,他难得心情不错。
袁谭犹豫了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