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整顿好兵马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对洛阳发动了袭击。
洛阳守将杨懿,因为准备仓促,再加上洛阳残破,最终被朱俊击败了。
杨懿只得带着几千残兵,朝着弘农方向突围,但他没想到中了埋伏。
朱俊在攻城之前,就安排儿子朱沐,在洛阳以西十里外,守株待兔等待杨懿,局势发展也是如此进行的。
最终,董卓在洛阳的钉子,被朱俊一万多人,给轻而易举地拔除了。
也因为这件事,董卓紧急召见了牛辅,并让其为三军统帅,带领大将李榷、郭汜、段煨等人,开赴弘农。
最近难得的平静,也因为洛阳之战,河南大地再次,陷入了纷争之中。
而濮阳的袁熙,修整一段时间后,也接到了袁绍的命令,让他相机而动,秘密进军洛阳,策援朱俊大军。
与此同时,袁绍命张纮为帅,统领袁熙麾下将士,于三日前南下濮阳。
其中有大将徐晃、赵云,为了袁熙的安全,袁绍又派了张辽一起前往。
袁绍之所以出兵,只是道义上的援助,并没有主力南下,而且公孙瓒在侧,他也腾不出手,再开战线了。
而董卓也不想出兵,但朱俊打的旗号,勤王救驾、讨伐叛逆,而且朱俊与袁绍相友善,所以,他不得不出动。
两大霸主都不想开战,没想到朱俊头铁,非要召集诸侯,再次起兵勤王。
这场洛阳之战,在所难免,稀里糊涂的开始了,袁绍和董卓无奈地,配合着朱俊出演,勤王救驾的戏码。
。。。。。
公孙瓒攻占渤海后,任命公孙范为渤海太守,便带领大军返回了幽州。
他不回去不行,最近一直有,刘虞和袁绍结盟的流言,虽然,刘虞未必答应袁绍,然而,公孙瓒可赌不起。
万一刘虞搭错筋,答应了结盟袁绍,那他公孙瓒可就,被战略包围了。
于是,他派大将田豫,领精兵万余人,镇守易县防备刘虞突袭。
而公孙瓒本人,则带领中军万余人,疾驰赶回右北平,以防乌桓寇边。
毕竟,三部乌桓大人,他们与刘虞关系不错,万一趁机攻打右北平。
那么,他公孙瓒也吃不消,毕竟刚和黄巾打了一场,他的损失并不小。
~~~
但是,公孙瓒军的动态,被袁绍麾下谋士,逢纪、许攸、郭图等人,提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