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天下承平,要澄清吏治,让袁绍去做,难度要小一些,袁绍的履历够,家族背景也够,个人能力也够。
但你让曹操去做,阻碍那就大了,虽然他能力非凡,但身份地位背景,都还差点火候,镇不住那一帮宵小。
袁绍天生就是,为治世而生的,作为党魁领袖,新一代的权臣,世家的话事人,袁阀掌门人,非袁绍莫属。
在治世,若没有袁绍的关照,曹操活不过三集,他是压抑的苦闷的。
乱世之枭雄,对曹操来说,这是公允的,治世之能臣,这有待商榷,在和平年代,世家不会搭理曹操的。
若没有袁绍这样,宿有威望的大哥,镇着场子的话,没人鸟曹操的。
但乱世就不同了,曹操就可以整合,天下四海的资源,为其所用了。
。。。。。
“你我生逢乱世,皆是身不由己,为龙为蛇,虽有天命,亦当人为。”袁熙站在黎阳渡口,眺望着涛涛黄河。
191年,河北,黎阳。
晋太宗,宣武帝,实录。
袁熙此次南下,是奉袁绍之命,前往陈留张邈那,欲重申盟约之好。
当然,还有韩馥避难一事。
重中之重的是,袁熙要会见曹操,这才是此行的重点,也关系着,兖州未来局势,这是袁绍特别授意的。
袁熙:曹操,世之枭雄也。
。。。。。
董卓一系列操作下,西北方向暂时安定下来,马腾和韩遂心中,多少还是有了些隔阂,当然这需要时间。
而袁绍这一边,也安定了冀州,消除了内部隐患,平息了韩馥影响。
东西两大霸主,都稳住了基本盘,但是,没有了敌人的董卓,逐渐松懈了下来,再次恢复了骄奢淫逸。
而袁绍刚好相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北方大敌公孙瓒,还在渤海磨刀霍霍,战斗并没有结束。
至于南边的刘表,将很快见到,袁绍派来的使者,大公子袁谭。
他已经提前收到风声,洞悉两大霸主虚实后,刘表果断选择了袁绍。
毕竟,董卓年纪大了,雄心壮志不再,而袁绍正当壮年,雄姿英发、虎视河北,再加上为了牵制袁术。
刘表经过深思熟虑,还有谋士蒯良、蒯越的意见,他同意结盟袁绍。
 >> --